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科室介绍

Department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肿瘤三科(综合科)>> 科室风采 >>正文

科室风采

疾风知劲草,血肉筑长城——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结奋战通过抗疫大考

字号:+-14

  在过去的1个月中,新冠感染患者激增,北京的医疗卫生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医务人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捍卫着首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新冠非定点医院最早开始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科室之一,也是收治最危重新冠感染患者的科室之一。

1.jpg

  2022年12月3日周六晚上,接到医院主管医疗工作的李亮副院长的通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立即疏散住院患者,于下周二、三之前,改为红区病房,正式收治新冠感染患者。接到命令之后,我的心情很复杂,作为科主任又有谁愿意将自己的病房改为新冠感染病房呢?但院里的压力越来越大,向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转运患者变得非常困难,发热门诊和急诊已经不堪重负,现在是战时状态,军令如山!

  当晚11点,全科召开紧急线上会议,进行总动员。很多同志得知要暂时放下熟悉已久的医疗业务,改成新冠感染病房,心情非常复杂,但最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全科统一了思想,说干就干,要干就干好。

2.jpg

  12月5日周一上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有患者疏散完毕,腾空病房。在医院感染管理处和总务处的指导帮助下,护士长带领大家封闭通道、规划路径,将呼吸病区改造成具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传染病房。当天下午,医院收治的第一例新冠感染患者入住我科RICU病房,提前完成了院里交给的任务。

3.jpg

  随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转为红区,极大地缓解了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的压力,但我们科却承受着暴风骤雨般的冲击。收治患者没有固定时间点,凌晨3点、4点收治患者是常有的事。发热门诊的重症患者要收,急诊的重症患者要收,兄弟科室的重症患者要收,其他医院无法救治的重症患者也要收。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承受着超强的工作压力。孕产妇是重症新冠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我科大夫冯会颖,共产党员,怀孕6个半月,谢绝了所有让她回家休息的劝说,坚持战斗在一线岗位,她说:“谢谢主任和大家的好意,但是我不能回家,现在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值夜班的医护人员通宵忙碌,在病房内来回穿梭,别说稍微休息一会儿,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呼吸机不够了,借!注射器泵不够了,借!监护仪两个患者合着用都不够了,借!最后没有床可以加了,总务处一时也拿不出床来,我和卢彦邦大夫两人从七病区扛过来一张大铁床,靠这张床还真救回来不少重病人。

  这些考验还不算什么,真正的考验是我们科室的医务人员开始陆续出现新冠感染的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每天都有人倒下。护理组这边的情况尤为严峻,护理部补充一批,倒下一批,再补充,再倒下,冲在一线的副护士长陈洪丽也倒下了。护士长赵艳丽偷偷哭了,因为她的人又发烧了,她必须狠下心叫刚回去休息的同志再赶回来替班。护理部已经竭尽全力在支援呼吸科,但也很难再调出更多的人了,而这就意味着剩下的人在本已超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还要再增加劳动负荷和再减少休息时间,太难了!护士张海洋和金彤发烧了,她们哭了,因为她们实在干不动了,而其他的同志则必须分担他们的工作压力。

4.jpg

  这样的场景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就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我们科年龄已经50岁的操敏主任带领正在恢复期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坚守在重症病房。他们不但从工作上分担了压力,也从精神上鼓舞了整个科室,使我们科从最艰难的时刻挺了过来。同样艰难的还有呼吸科门诊,最难的时候,呼吸科门诊只剩下一个大夫没有倒下,而即使是这样我们科始终坚持每天有门诊。

  终于,“阳康”的战友们陆续归队了,支援的战友们也越来越多,医院紧急购置的设备也到位了,而新冠发病也在逐渐回落,最难的时候终于过去了。

5.jpg

  这一刻,我们可以坚定地说,面对疫情,我们呼吸科经受住了考验,我们为守护人民健康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向党委交上了满意的答卷。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们是逆行者中最英勇的一群,这份荣耀将伴随我们一生,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