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医院动态

Hospital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北京胸科医院援地坛医院医疗队完成支援工作平安回家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0-07-3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自6月16日出发支援北京地坛医院战疫工作至今,北京胸科医院6名医务人员圆满完成支援工作,今天,他们陆续结束医学观察,平安回家。

掌声和鲜花送给胸科英雄,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特殊时期,冲锋在前,我责无旁贷!”这是陈大夫出征前的一段话。在一个多月的抗疫工作中,她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在即将平安回家的一刻,陈玢说:“在这里,我主要负责疑似病房的筛查、确诊和转诊工作。在各级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疫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我也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来时的承诺。今天我们平安归来,我希望未来继续不负韶华,奋勇向前,尽医者之使命,为守护人民健康努力奋斗。”

张亮大夫和陈玢大夫在同一个病区工作,主要负责疑似病房的筛查、确诊、留观病房的巡诊等工作。在即将离开地坛医院的时候,张亮说:“疫情还没有彻底结束,在地坛医院我学习到了很多,在抗击疫情的诊治上也有了一些工作经验。我想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再次申请加入到抗疫一线的斗争中来。”

朱云莲

朱云莲虽然还是一名年轻的护师,但在抗疫工作中她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了。在结束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不久,她再次报名支援北京地坛医院。这次她再次圆满完成支援工作,平安回家。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她两次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朱云莲在地坛医院负责病房确诊患者的护理工作,她告诉我们,除了平时工作中为患者做采血、输液等治疗,心理护理也很重要。在她们病房中,最小的患者只有12岁,她每次进入隔离区工作只要有时间就会去陪这个小妹妹聊聊天,看着她写作业,让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她不觉得那么想家,能够安心治疗。朱云莲说:“我希望疫情能够早日消退,祈愿所有人平安健康多胜意”。

王倩

王倩为了能参加这次支援北京地坛医院抗疫工作,还在哺乳期的她悄悄吃了回奶药。为了实现王倩的抗疫心愿,她的丈夫承担下照顾不满周岁的孩子的重任。如今,这位勇敢坚强的母亲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了。王倩说:“在地坛医院我主要从事患者的基础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我们还会指导患者适当的锻炼和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虽然现在天气炎热,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后觉得呼吸很不顺畅,但是看到患者信任的目光,觉得心里暖暖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天忙碌的工作会冲淡一些对孩子和家人的思念,但还是很想念他们,我想回家多陪陪孩子和家人。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所以,如果需要我,我会再次积极主动申请上一线,担负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于磊

于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能够到抗疫一线去工作是于磊的心愿,她说她要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孩子们知道,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国家尽一份力。在结束一个月的抗疫工作即将回家的时候于磊说:“在支援的日子里,虽然我们感受过深夜的黑暗和寒冷,也感受过炎热午后在防护服下的挥汗如雨,但更多的收获了病人好转时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体验到了作为一名逆行者的光荣和骄傲,这更加坚定了我的职业信仰!我一定会用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出色的工作状态来回馈医院,回馈社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吴允锋

吴允峰是此次支援地坛医院医疗队中最年轻的一名队员,也是我院此次支援工作时间最长的,由于工作需要,他延长了一周工作时间。作为一名影像科技术员,吴允锋每天主要负责为筛查患者、确诊患者、复查患者做CT检查。工作中,技术员两人一组,一人负责上机检查,另一人负责为病人摆体位,每天他们穿着隔离服在机房一干就是6个小时。为避免交叉感染,会错开时间为患者进行检查,这期间消毒操作间和机房等工作也由他们来完成。在操作中,为了避免因肺质量差的患者憋不住气而产生呼吸伪影,他们会用倒扫的模式,努力为临床提供最清晰、最有效的影像图像。

还在医学观察期的吴允峰说:“身为90后的我,曾经历过非典,但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看到医护人员辛勤付出,我非常尊敬和心疼他们。今天我也成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我感觉自己使命在肩,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是我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需要我们保护时,我会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尽我最大的努力,忠实履行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