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医院动态

Hospital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肺部更健康,胸科在行动——北京胸科医院和大众一起关注肿瘤防治

作者:丛林、王晓华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今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4月1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举办了“肺部更健康,胸科在行动”——北京胸科医院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唤起全社会对癌症问题的关注,树立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大健康理念,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胸部肿瘤、积极防控胸部肿瘤。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443.jpg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徐娜,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冬梅,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庞宇,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李亮以及通州区20多个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活动由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李亮主持。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457.jpg

  启动仪式上,李晓北院长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北京胸科医院向多年来支持和帮助医院发展的同道朋友表示感谢。他说北京胸科医院是一家北京市属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以胸部肿瘤和胸部疑难重症为主要特色,拥有着一支集胸外、肿瘤、心脏、呼吸、消化、骨科、重症等出色学科为一体的胸部疾病防治队伍。医院突出心肺协同、多学科综合治疗疑难重症胸部疾病的诊疗理念,不仅可以完成普通的肺叶切除术,还能够完成纵隔大肿瘤、气管隆突再造等极其复杂的手术。

  医院每年诊治的肺癌患者数在所有的市属医院中排名第一位,2022年医院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均在北京市22家三甲医院中排名第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乃至京津冀地区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组成板块,同时也为我国的健康中国战略发挥着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李晓北院长介绍,近几年,医院发展进入快速通道,不断强化优势学科,逐步补全学科种类。未来,希望和属地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在胸部肿瘤防治,还是分级诊疗方面,从北京胸科医院到社区中心,再到上级主管单位,形成一个聚集的力量,共同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快速建设与发展的带动下,北京胸科医院将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职能,为健康通州、健康北京、健康中国不断努力奋斗,为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502.jpg

  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娜对北京胸科医院多年来为通州区健康工作的付出,特别是在发挥区域肺癌医联体上做出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推动健康副中心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她希望胸科医院乘着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契机,打造北京东部肺癌防控诊疗新高地,不断传播肺癌防控知识,并加强临床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给肺癌中晚期疑难重症患者带来福音,同时利用好医联体建设和医联体科技协同创新转化平台,努力打造以百姓健康为中心,服务百姓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505.jpg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在致辞中指出,北京胸科医院要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的产出。同时发挥好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甚至消化道肿瘤的防治方面的丰富经验,深耕厚植,为通州区,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患者提供着实有效的健康服务。他希望胸科医院持续在肺癌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各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助推首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508.jpg

  健康中国2030中提到癌症防控是关键。会上李亮副院长整体介绍了胸科医院在肿瘤防治上的工作,特别是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纵膈肿瘤、消化道肿瘤防治,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方面胸科医院都拥有独特的优势。他表示,北京胸科医院希望通过一体化的管理,让肿瘤诊断、治疗、预防、发现和康复能够更加标准化、更加高效化。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512.jpg

  会上,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庞宇主持了“肺结节科普树”栽培启动仪式。他讲述了一个患者20年的漫漫求医路带来的启示,将大众最为关心的科普问题,通过10片树叶进行了生动的科普讲解。庞宇介绍,该活动将以“从健康到健康”为题,组织全院专家一同策划并制作肺癌全生命周期科普系列视频,从肿瘤的防治到患病的原因,从肿瘤的手术治疗到靶向治疗,从保持良好的心态到积极面对生活,该系列科普视频将云集北京胸科医院各科专家大咖,用他们的经验与学识为大众打造精彩有趣的学习平台。今年6月视频和文字版将正式推出,为大众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矩阵式、看得懂、听得明、行得通的科普宣传。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516.jpg

  启动仪式上,成立两年的通州区肺癌专病医联体迎来新成员,玉桥、马驹桥、西集、次渠四个街道、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加入到医联体中,助力通州区的肺癌防治工作。医联体单位也发展到包括19家社区服务中心和3家二级医院在内的22家医疗卫生机构。李晓北院长与四家通州区肺癌专病医联体新成员单位代表进行了签约,并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李昂副主任、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徐娜副主任、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冬梅副主任共同为四家肺癌专病医联体新成员单位授牌。

  据了解,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是癌症防治的重要环节,如何能够更早的发现,除了通过科普提升社会大众意识外,北京胸科医院给出的答案是,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基层医生,通过提升他们的水平,织起一张筛查网。对此,在通州区卫建委的支持下,由北京胸科医院组织的“肺癌专病医联体”在2021年4月应运而生。如今两年过去了,22家医联体单位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早癌发现的生力军,共同建立起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规范诊疗以及康复、随访、长期管理为一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肺癌一体化管理平台,肺癌防控的关口也得到了前移。两年里,北京胸科医院开展了10多场培训,同时3个肿瘤科室精准对接5个社区,再加上建立起网络远程会诊平台,影像共享平台,实现了人员、技术“双下沉”的服务,提升基层医生肿瘤早诊水平,帮助他们进行诊断,让更多患者在基层及早被发现,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机。

微信图片_20230414220521.jpg

  启动仪式还上演了感人的一幕,一位与肺癌斗争了32年的抗癌明星现身说法,用他撰写的抗癌经历自传向当年给他做手术的专家表示了感谢,并通过分享他的故事为在场所有与会者助力打气。

  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黄志华老人,是一位有着74年党龄的老党员,年轻时经历过枪林弹雨,在1991年,也就是他64岁的时候,第一次查出肺癌,之后在1994年、1998年和2006年肺部又先后3次长出肿瘤,他分别做过两次肺叶切除手术和两次伽玛刀手术,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2年抗癌路。他说,只要他能在世一天,就一定要鼓励所有周围的患者乐观、向上。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天下,癌症并不可怕,癌症不等于死亡,只要我们积极面对,乐观向上,科学救治就能够战胜病魔。黄志华老人在现场还将自己撰写的《奇迹在这里发生》上下辑图书捐赠给了通州区图书馆,赠送给肺癌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