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医院动态

Hospital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关爱结核病患者,消除歧视和偏见

作者:主任医师 聂文娟 来源:结核一科 发布时间:2025-03-2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作为国内结核病诊疗领域的权威机构,推出特别策划,让我们一起学习“结核病”的相关防治小知识吧。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结核病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于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除了必要的医学治疗外,心理支持同样至关重要。结核病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而不是歧视和偏见。

01 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压力

1. 恐惧和焦虑

当人们得知自己患有结核病时,常常会感到恐惧和焦虑。他们可能会担心疾病的预后,害怕传染给他人,或者忧虑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这些情绪可能导致患者产生逃避、抵触治疗的心态。

2. 抑郁和沮丧

结核病可能导致患者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社交活动受限,甚至面临家庭、社会和朋友的疏远。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沮丧的情绪,进一步影响治疗的积极性。

3. 自卑和孤立感

由于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可能会感到自卑和孤立。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他人接触,以防止疾病传播。这种孤立感可能导致患者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

4. 治疗不配合

由于上述心理问题的影响,患者可能不愿意接受治疗或不能按时服药。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使病情恶化。

02 如何关爱结核病患者

1、宣传科普: 通过广泛开展结核病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结核病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2、理解和尊重: 理解结核病患者的痛苦,尊重他们的隐私。

3、提供帮助: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陪伴就医、心理疏导等。

4、消除歧视: 倡导社会关爱、不歧视、不排斥结核病患者,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减少孤独感和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0.jpg

03 结核病患者的自我调节

1、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的病情,正确认识结核病;接受治疗,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2、减少恐惧和焦虑:正确认识结核病,知道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及时接收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与家人朋友和医生保持沟通,得到支持和鼓励;通过放松、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3、寻求社会支持: 加入病友互助组织;参加医生、护士组织的康复活动;与家人朋友分享心路历程,获得情感支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