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了解结核病防治的几大误区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作为国内结核病诊疗领域的权威机构,推出特别策划,让我们一起学习“结核病”的相关防治小知识吧。
为何结核这一“千年老病”仍在威胁健康?专家介绍,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对结核病存在认识误区。
01 误区1:结核病早已灭绝
事实: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70余万例,仍是全球第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02 误区2:年轻人不会得结核病
事实:学生等压力大、所处环境密集人群及流动人口、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均是结核病发病高危人群。
03 误区3:共用餐具才会传染
事实: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均可排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
04 误区4:结核病患者都必须住院隔离治疗
事实:一般是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时需要隔离治疗,在接受抗结核治疗2—4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会减弱,对周围人群也基本没有传染性。
05 误区5:结核病都有传染性
事实: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如肺、骨、淋巴结、肾等,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故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更大。
06 误区6:咳嗽就是感冒或慢性支气管炎
事实: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2周,一定要做胸部X线检查和查痰,来排除结核疾病。
07 误区7:服药后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事实:结核菌是相当顽固的,结核病患者应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一般为6—9个月,以达到治愈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结核病专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症、痰结核菌检查、放射学检查等结果决定是否停药,不可自行停药。
08 误区8:结核病康复不会再得病
事实:结核病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遵医嘱可停药。不过,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有些休眠的细菌就会慢慢生长繁殖,当菌量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结核病就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