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医院动态

Hospital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抗癌成功=30%治疗+70%心态!

发布时间:2025-04-1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推出特别策划,将目光聚焦于肺癌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杀手”。

肺癌,这一沉重的疾病诊断,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病痛,更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掀起惊涛骇浪。但你知道吗?抗癌成功的拼图里,治疗仅占 30%,剩下 70% 则由积极心态铸就。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肺癌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医学角度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等有益物质,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癌细胞,同时提升对治疗的耐受度,让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反之,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影响身体恢复。

心理调适方法

正视病情:

许多患者得知患癌后,第一反应是逃避、否认。但直面疾病是康复的第一步。患者可主动向医生了解肺癌的类型、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等详细信息,肺癌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即使是晚期患者经过精准治疗达到长期存活的病例比比皆是。因此,积极和医生沟通,对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因未知带来的恐惧。当清楚知晓自己面临的状况以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内心会逐渐安定下来。

情绪表达:

别把情绪憋在心里,要学会倾诉。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内心的痛苦、担忧,也能参加肺癌患者互助小组。在小组中,患者们相互交流抗癌经历,彼此理解、支持,能有效缓解孤独感与无助感,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力量。

放松训练:

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技巧有助于减轻压力,平复情绪。每天花 15 - 30 分钟进行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当杂念出现时,不做评判,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长期坚持,能让内心更加平静,增强心理韧性。

培养兴趣爱好:

重拾往日兴趣或尝试新事物,如绘画、书法、听音乐等。沉浸在兴趣爱好中,能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带来愉悦感与成就感。比如学习绘画,在一笔一划间抒发情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心灵得到滋养。

4.jpg

患者家属要做什么

给予情感支持:

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用言语和行动表达关爱。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贴心的问候,都能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不离不弃。当患者情绪低落时,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与哭诉,给予安慰与鼓励,让患者知道自己不是独自面对病魔。

了解疾病知识:

家属应主动学习肺癌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护理要点、饮食注意事项等。这样在患者需要时,能提供准确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专业的照顾。

营造良好环境:

在家中营造积极、温馨的氛围,保持房间整洁、明亮,摆放患者喜爱的物品或鲜花。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家庭活动,如一起看电视、聊天、玩游戏等,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正常节奏,减少因患病产生的隔阂感。

关注患者心理:

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严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陪同患者就诊,协助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共同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肺癌康复之路漫长且艰辛,但只要患者拥有积极心态,家属全力支持,心理与身体协同作战,就一定能增加战胜病魔的胜算,重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