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聚焦
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随行采访日记第十七集:《护佑生命 两代战士接力出征》
内容来源于北京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为抗击新冠肺炎,无数医护人员奋战在第一线。其中,有不少是夫妻双双上战场,也有上阵父子兵,还有兄妹齐上阵,这些平凡的人,在危难时刻,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随行采访日记,今天请听第十七集:《护佑生命 两代战士接力出征》。武汉随行采访日记第十七集
1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组建10人医疗队,加入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刘继星是成员之一。
刘继星:当时没有多想,就说我没问题,我去!
记 者:来到之后感觉怎么样?
刘继星:第一次进病房的时候,确实挺紧张的,再加上不知道自己防护的到不到位……
刘继星是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护师,虽然来的时候也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但是需要穿纸尿裤,他怎么都没想到:要求我们穿纸尿裤,因为我是个男人,我比较抵触这个,我觉得说出去的感觉,听起来挺让人别扭的。但是脱了再穿防护服,你就浪费了一个小时,再加上物资比较短缺,我还是用上了。
刘继星的母亲刘丽平当年也是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一名护士: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正好上初三。那会儿我妈也是名医务工作者,特别忙碌,就觉得医生护士特别伟大,考大学我一定要考医生或者考护士。
别看刘继星是个男生,护理病人非常细心。看到病人的嘴唇干了,他马上让病人多喝水。有年岁大的病人情绪不好了,不想戴吸氧面罩,他又像哄小孩似的,劝病人配合治疗。
17年后,他接过母亲的接力棒,虽然很辛苦,但也收获了巨大的鼓舞:应该是8病区133床的病人,当时病得特别重,血氧总在70多、80多,喘得特别厉害,现在他可以慢慢地扶着下地活动了,我心里边有种自豪感,而且他给我们写了一份感谢信,写在药盒上了。
跟刘继星一起战斗的还有他的妹妹刘继月,只不过妹妹在地坛医院重症监护室,而他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隔离病房:那天我跟我妈视频的时候,正好我妹也给她打电话。我妈也是叮嘱她,她说:“您这话都说860遍了,不要再说了,我知道了”。但是我妈还是不厌其烦的,老叮嘱她。
虽然经常被嫌弃唠叨,但是接到兄妹两个每天的视频电话是母亲刘丽平最开心的时候,每次都逗他们开心,这次,刘继星在记者面前拨通了电话:妈妈:喂,你怎么戴口罩啦?感冒啦?儿子:没有,您中午吃啥?妈妈:米饭。你到底怎么了?看着刘阿姨开始着急,记者马上跟她说明情况,瞬间电话那边就放松了下来:这俩孩子都在一线,挺不放心的,但也是为咱们国家出一份力。咱们都是中国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咱们一定要加油,为中国加油。
出发时,母亲说的话,时常出现在刘继星的耳边,亲人的期盼是他源源不断的动力:她说:“你妹妹现在在地坛北京的一线抗击疫情,你这回要去的是国家的一线,我能有你们兄妹俩,感到自豪骄傲”。我妹妹听到的时候也哭了说:“哥没事,你去吧,妈妈这边有我照顾,放心,早日平安回来!”等我回到北京以后,我最想的就是,给我妈妈一个拥抱,也给我妹妹一个拥抱。
致敬!我们的白衣天使!
上一篇: “抗击疫情”前线报道|疫情不退我们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