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聚焦
8分钟生死时速:北京胸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急性心梗患者
2025年10月20日下午,北京胸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名因“喘憋七天”前来就诊的患者,在门诊心电图检查中被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从确诊到安全转入心脏监护病房(CCU)准备治疗,全程仅用8分钟,展现了医院高效协同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当天13点46分,患者冉某某在心电图室检查。医师敏锐捕捉到图像异常,迅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启动“危机值报告程序”。这一关键判断成为整场救援的起点。
时间就是生命。门诊部主任秦娜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果断启动绿色通道,豁免所有常规流程,搭建起从门诊直通CCU的“生命高速公路”。与此同时,心内科医生王中鲁接到通知后立即奔赴现场,在床旁快速评估患者情况,果断决定:“立即转入CCU,准备紧急介入治疗!”
13点54分,患者安全转入CCU并做好治疗准备。这场历时仅8分钟的救援,每一步都精准高效,体现了医院成熟的应急救治体系:从心电图室的快速准确诊断,到危机值报告的及时响应;从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到多科室的无缝衔接。
这场成功的抢救背后,是北京胸科医院长期构建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坚实支撑。“危机值报告制度”确保了危急检查结果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并形成闭环管理;符合“胸痛中心”标准的运作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极大缩短了抢救时间;而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则让医护人员在真实战场上做到忙而不乱、配合默契。

心内科张健主任大力支持下,每周五中午心内科吴航宇医生定期危重症培训及演练
据悉,由于救治及时,患者冉某某的堵塞血管已成功开通,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CCU接受后续康复治疗。此次抢救不仅是技术与速度的胜利,更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

胸科医院的“哨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