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一、科室整体介绍
科室定位与荣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2022年9月,是医院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化胸科医院战略目标引领下,按照“强专科、精综合”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的学科之一。是首都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成员单位。消化内科的设立填补了胸科医院在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医院在多学科协同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消化内科紧密结合医院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化胸科医院的战略目标,“强专科、精综合”的发展方向,与医院的诊疗特色相结合,主抓胸部疾病诊治。对于胸部肿瘤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核心思想,开展筛查及微创治疗。科研带动临床,积极研发胸部肿瘤早期诊断、转移及预后标志物,通过早诊标志物筛查确定高危患者,可进行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对于已确诊患者通过转移、预后等标志物检测可指导患者综合性治疗。结合胸科医院的特色优势,开展肠道溃疡的鉴别诊断,有效解决肠道溃疡性病变的诊断难点及治疗痛点。
消化内科设有消化内科病房、消化内镜中心、消化内科门诊,病房以收治需接受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为主,例如消化道早癌需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胆道梗阻需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胸部、纵隔及胰腺疾病需行超声内镜下穿刺(EUS-FNA/FNB)、食管瘘需行内镜下瘘口封堵术、消化道狭窄需行内镜下扩张术、胸部肿瘤需行内镜微创治疗或活检病理诊断、反流性食管炎防反流手术、结肠息肉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阑尾粪石取石术(ERAT)等的患者。消化内镜中心积极推进服务体系优化,率先提出并实施“七天舒适胃肠镜计划”,有效缩短无痛胃肠镜检查预约周期,切实改善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患者长时间等待无痛胃肠镜的困境,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与满意度。
科室诊疗特色
北京胸科医院消化内科依托北京胸科医院在胸部疾病诊治领域的国家级权威地位,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聚焦肺部疾病相关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与合并症的系统化管理,形成了以“呼吸-消化”交叉病种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同时,科室配备先进的电子胃肠镜系统(Olympus X1)与超声内镜(开立EUS)技术平台,积极拓展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服务,推动早期消化道肿瘤精准诊断与微创干预的常规化应用。
目前科室特色主要涵盖胸部疾病的诊断,包括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治、进展期食管癌以及并发症,尤其狭窄、术后瘘的内镜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下治疗;食管及食管外(纵隔、肺部等)肿瘤的诊断及超声内镜穿刺;同时科室还擅长胃肠道早癌筛查与内镜下治疗;克罗恩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肝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断及治疗等(ERCP、EUS-FNA);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等。形成了以消化内镜技术为核心、以临床与功能评估为支撑的综合诊疗能力。
诊疗理念与服务宗旨
消化内科始终秉持“微创创新诊疗,消化诊疗全覆盖”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将最前沿的内镜微创技术应用于从食管、胃、肠道到肝胆胰等全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全过程,全面提升疾病的早筛、早诊与微创化治疗能力,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系统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在临床实践中,科室以微创技术为特色,依托高端电子内镜、超声内镜(EUS)等现代化设备,常规开展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结肠息肉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胆胰疾病的ERCP治疗、复杂病变的EUS-FNA/FNB等高水平内镜操作,实现了从食管、胃、肠道到肝胆胰的全消化道疾病诊疗全覆盖,涵盖肿瘤、炎症、出血、梗阻、溃疡等多种疾病类型。大幅提升疾病治疗的精准性与安全性。通过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了疾病早期发现、微创干预、快速康复,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周期,提升整体医疗体验。
同时,科室高度重视诊疗流程的系统化与科学化,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建立了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路径,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我们还积极与院内外多学科团队协作,推动呼吸-消化、肿瘤-消化、消化-病理等交叉疾病的综合管理,为疑难复杂病例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医疗服务。
未来,消化内科将继续秉承“微创创新诊疗,消化诊疗全覆盖”的理念,持续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拓展技术边界,提升服务内涵,为广大患者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团队人数:
消化内科目前有工作人员14人,消化内科全职医生7人,麻醉医生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5人,医辅2人。医护人员中博士研究生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人。
特色诊疗技术与设备
技术优势、精准医疗、微创治疗、多学科会诊(MDT)、先进设备等
科室特色:胸部疾病的诊疗(食管癌,食管其他肿瘤,食管反流性疾病,食管动力性疾病,食管瘘,纵隔或肺肿瘤),肠道溃疡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胃肠道早癌内镜诊断及治疗,肝胆胰疾病诊治。尤其擅长食管(食管壁内/外)和胃食管结合部肿瘤早诊早治,食管特殊病变(狭窄、瘘、动力障碍性疾病等),胃早癌/癌前期病变的内镜下发现、评估和内镜下微创治疗,大肠癌筛查和内镜下微创治疗,肠道溃疡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治。
消化内镜中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内镜系统(奥林巴斯290系列及X1)、超声内镜系统、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移动式C型臂X光机(ERCP)、高频电刀治疗机、C13呼气分析仪、食道PH值和阻抗检测仪、胃肠动力学检查系统、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内镜干燥及管理系统(医用内镜储存柜)等。
三、科研与学术成果
消化内科坚持以科研创新驱动学科发展。近年来,科室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形成以下特色优势:
1、科研项目覆盖面广,科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专项,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累计达1000余万元。
2、学术成果丰硕,国际影响力突出。团队在消化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论文5篇,包括:免疫学顶尖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IF:24.1);药学权威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IF:14.9);肿瘤学著名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13.8);消化病学权威期刊《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IF:13.6)
3、研究方向前沿,临床转化价值高,聚焦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关键问题,重点开展: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与精准诊断;肿瘤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研究;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验证;消化内镜技术创新与优化。
4、科室参编《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断技巧图谱》等专著。定期举办"运河消化内镜诊疗实战培训班"。科室将继续深化"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消化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四、医学科普
健康科普内容:
科室借助不同传播媒介,在多平台、多方式、多人群中进行了内容丰富的消化内科医疗知识的科普。在传统传播媒介上,科室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中做客,进行结肠息肉诊治的科普座谈;在新媒体传播媒介上,科室多位专家开通了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的官方账号,在胃肠镜检查、消化内科保健、麻醉及护理方面进行视频及文章的分享;同时,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北京及北京周边社区及地方医院,为居民提供科普讲座及义诊,为居民答疑解惑,同时提供免费的肠癌筛查及问卷调查,提供进一步筛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