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医院动态

Hospital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胸科故事】北京胸科医院启动VTE绿色通道守护患者安全

来源:肿瘤二科、心脏中心、质控办 发布时间:2023-05-0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钱大夫,8-2床氧分压报危急值!”

  “收到,立即予以吸氧!”

  “钱大夫,8-2床又报了D-二聚体危急值!”

  “好的,准备氧气袋,我们立即去超声科!”

  4月28日,五一劳动节假期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二科依旧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一个又一个危急值的回报打破了有序的工作节奏。

  一名从河北承德来的靶向治疗肿瘤患者,因“确诊左肺下叶腺癌13个月,喘憋进行性加重3日”收入了肿瘤二科,入院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正当准备进一步寻找患者喘憋加重的原因时,入院急查血气分析及静脉血的结果陆续回报,各项指标提示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可能性大。

  科内VTE专员钱哲医师第一时间将患者病情汇报给肿瘤二科主任医师李杰李杰请示医务处后立即启动院内“VTE快速反应团队”。

  事件发生在下班后,但院内VTE多学科快速反应团队仍在各部门中及时响应。

  超声科值班医师薛晶心立即予以患者行双下肢静脉超声,超声结果提示患者左侧腘、胫后、腓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右侧胫后、腓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得知这个情况后,肿瘤二科立即将患者转至CT室拟行肺动脉增强CT检查。

  此时,影像科主任侯代伦带领科室静脉穿刺护士、影像技师及诊断医师全组待命,做好一切准备。很快,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患者便完成了影像学的全套检查及诊断。

  果不其然,患者右肺上叶、下叶动脉内、左肺下叶基底段分支动脉栓塞诊断明确,肿瘤二科主任医师李杰又第一时间拨通了心脏中心主任张健的电话,转诊程序随即启动,患者被紧急转至心脏中心监护室进一步诊疗。

  半个小时,正是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时间。从发现到转诊治疗整个流程在半小时内完成,为患者尽早进行抗栓治疗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说实话,患者如果再晚一点,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心肺协同最大的意义所在。”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说。

  劳动节已过,北京胸科医院的医护人员用劳动保障着患者的生命安全,6天的紧急救治,这位肺栓塞患者已经转危为安。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orombosis 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于下肢深静脉,具有无症状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的体征,也是肺栓塞栓子的重要来源。

  肺血栓栓塞症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

  任何引起血液淤滞、血液高凝和血管壁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增加VTE发生风险,高龄、肥胖、近期手术、创伤史、肿瘤、妊娠等因素是VTE常见的获得性高危因素。该病具有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发生则致死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对患者安全危害极大。

自2018年以来

医院积极开展VTE综合防治工作

整合了

心脏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临床科室

形成了

院内VTE多学科诊疗团队

联合了

医学影像科超声科

检验科药学部等辅助科室

组成VTE快速反应团队

一旦发现疑诊患者

可通过医院内VTE绿色通道

进行检查、会诊、转诊与救治

  对于肺栓塞患者来讲,时间就是生命。

  VTE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规范了肺栓塞患者诊治和抢救的流程,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为保障肺栓塞患者的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VTE绿色通道的启动,打开了生命的通道,一路绿灯,只为生命之路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