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医院动态

Hospital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北京胸科医院提升社区护理质量安全 增进居民健康服务效能

作者:刘海燕 王珊 乔旭 来源:护理部 发布时间:2024-11-2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知中关于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的相关要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组建护理专科联合团队,以医联体为载体,发挥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和带动作用,旨在提升社区护理服务专业性和便捷性,提高居家患者护理安全性。

  11月6日,应通州区“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我院胸外科王隽、刘海燕,心脏中心韩静三位护士长代表北京胸科医院护理专科联合团队走进通州区潞城镇,为当地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一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静脉输液导管维护相关培训。

  培训现场,三位护士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王隽就《外周留置针导管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参会护士深入交流,分享宝贵经验;刘海燕通过《PICC维护操作流程》,细致讲解导管维护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为规范护士操作技能提供帮助;韩静借助《中长期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着重强调预防感染对导管留置时长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对感控的重视程度。

  有文献指出,居家老年患者非计划拔管率高达23.68%,其中主要危险因素就包括管理因素(导管固定不牢、安全防范措施和健康宣教不到位等)。同时因不能延续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有效指导,以及照护者知识缺乏,导致院外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高达20%~50%,而这些都与社区护理工作息息相关。

  11月12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王珊和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付雅峰来到了玉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居家老年患者护理问题展开培训。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付雅峰分享了全面且细致的预防措施,从伤口评估、清洁到敷料选择和更换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讲解,让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对压力性损伤这一常见且棘手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处理思路。王珊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管路固定方法和要点,如何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不适以及日常护理中对管路的观察和维护,旨在防止管路移位、脱出等情况的发生。

  社区培训活动是医院护理队伍对新时期护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我院护理工作的新突破,实现了院内服务向院外的延伸,在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将护理服务拓展至社区和家庭。未来,医院将走进不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社区护士规范护理更多方面的技术,为基层护理服务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