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科普健康

Healthy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健康 >>科普文章

科普健康

科普文章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咳嗽超两周?可能是肺在“求救”!

发布时间:2025-04-1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推出特别策划,将目光聚焦于肺癌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杀手”。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然而,若能在早期发现并干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所以,了解肺癌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

咳嗽:最易被忽视的 “警报”

刺激性咳嗽是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咳嗽往往表现为突发剧烈干咳,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超过两周,且常规的止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早期也可表现为轻度的干咳,伴或不伴痰。对于吸烟人群、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氡气等)的人以及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而言,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咳嗽,超过2周不缓解,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胸部 X 光、胸部 CT 等,排查肺癌风险。

6.jpg

咯血:红色 “警示灯” 亮起

血丝痰、痰中带血或咯血也是肺癌不容忽视的早期信号。血量通常较少,可能只是痰中带有血丝,呈间歇性出现。这是因为肺癌容易长在支气管内,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较脆,剧烈咳嗽等情况容易导致肿瘤表面血管破裂出血。一旦发现咯血症状,务必立即前往医院,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等手段,明确出血原因,判断是否与肺癌有关。

胸痛:身体发出的紧急 “求救”

早期肺癌一般不容易引起胸痛,只有肺癌长在临近胸膜的位置才有可能引发的胸痛症状,多表现为隐痛、钝痛,疼痛部位相对固定,程度也轻重不一。疼痛可能会随着呼吸、咳嗽而加重。有些患者可能会误以为是劳累或普通的肌肉拉伤,但如果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在短时间内频繁发作,一定要警惕肺癌的可能,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7.jpg

气短:呼吸的 “异常信号”

肺癌可能会导致肺部功能受损,引起气短、气促等症状。在日常活动中,如爬楼梯、快走时出现耐力降低甚或呼吸急促,且这种情况逐渐加重,休息后也难以缓解,就要考虑肺部疾病包括肺癌的可能性。肺癌导致气短可能是由于肿瘤阻塞气道,影响了气体交换,或是肺部组织受到侵犯,使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所致,还有可能因肺癌导致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导致有效呼吸面积减少。

针对不同高危人群,建议:

50 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此类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该检查能有效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有肺癌家族史者:遗传因素在肺癌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中有肺癌患者的人群,建议肺癌筛查,或在专科门诊咨询医生,指定肺癌筛查和健康管理计划。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者:如从事石棉、氡气、重金属等相关工作,或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除了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外,还应加强职业防护,改善生活环境,定期体检,监测肺部健康。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由于肺部基础条件较差,患肺癌风险相对较高。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注重肺癌筛查,就诊肺癌早诊早治专科门诊,必要时进行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肺癌早期信号往往容易与其他常见疾病的症状混淆,但为了自身健康,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记住,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异常信号,就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