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胸科科普】杨柳飞絮四月天 敏感体质要注意
进入4月,气温攀升,北方多地的杨柳飞絮将迎来始飞期。北京近期发布了2025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杨柳飞絮预计从现在起持续到五月下旬,总计50天左右。北京胸科医院提醒大家出行做好防护措施。
杨柳飞絮过敏是典型的季节性过敏,主要由人体接触杨柳花粉和细小飞絮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花粉、飞絮,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却像是“隐形刺客”,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身体,引发过敏反应。
飞絮会引发什么症状?
过敏症状因人而异,涉及多个器官。
呼吸道症状:
可能出现清水样鼻涕、鼻塞、频繁打喷嚏、嗅觉障碍,喉咙瘙痒、咳嗽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气喘、哮喘等。
皮肤症状:
可能出现干燥、红肿、瘙痒、风团等过敏症状,让人苦不堪言。
眼部症状:
可能出现瘙痒、红肿、流泪等症状。
公众如何科学防护?
出门做好防护措施:
在杨柳飞絮高发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如需外出,建议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减少飞絮对呼吸系统和眼睛的刺激。
保持室内清洁:
关闭门窗,防止飞絮进入室内。定期对室内进行清洁,尤其是空调滤网和地毯等易附着飞絮的地方,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
增强自身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应对过敏症状: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建议在飞絮高发期前提前服用抗过敏药物,以减轻过敏症状。如出现严重过敏症状,请及时就医。
关注天气预报: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杨柳飞絮的高发时段和区域。尽量避免在飞絮高发时段外出,减少暴露在飞絮中的时间。
过敏人群如何防范?
要预防杨絮、柳絮引发的过敏性鼻炎最好在杨柳飞絮出现前就开始用药,如使用喷雾剂或服用抗过敏药。
有过敏史的人群出门前还需佩戴口罩、纱巾等遮挡口鼻。当飞絮落到口、鼻、眼处时,不要用手揉搓,需用清水洗脸,或者用纸巾擦拭。
皮肤和飞絮接触后也不要抓挠,因为人的面部皮肤娇嫩,口、眼、鼻等处的黏膜防病能力较弱,揉搓和抓挠容易造成其破损,并让杨絮携带的病菌和手上的病菌趁机而入,加大危害。
若已经出现过敏反应,可在家中备淡盐水放入冰箱,然后打湿毛巾敷在脸上,可以起到缓解皮肤红肿的作用,若常规方法效果不佳一定及时就医,此外过敏反应严重者也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