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肺功能检查中的常见问题
① 咬口器含的太浅或紧紧咬住咬口器
如果把咬口器放在牙齿外面,虽然嘴唇能包裹住咬口器,不漏气,但是呼气时气流会被牙齿挡住,无法完成测定,应用上下牙齿轻轻咬住咬口器,但要注意,不要把上下牙齿的力量全部放到咬口器上,这样对吹气没有帮助,反而会把咬口器咬扁,限制了气流呼出。
② 用嗓子哈气
部分患者掌握不好呼气的要领,在医生发出吹气指令后,从嗓子里发出“呼”、“呵”、“哈”的声音,要避免这种不正确的动作,可以想象吹蜡烛的方法,寻找吹气的感觉。
③ 漏气
很多人不习惯用嘴呼吸,在检查中即使夹住鼻子也会用鼻子吸气,或者嘴角没有把咬口器包裹紧密,导致漏气,都会影响检查结果。对于硬皮病或面瘫的患者,实在无法用嘴唇将咬口器裹严,可用手指按住嘴角,避免漏气。
④ 呼气起始犹豫、不果断
在听到医生吹气口令后,应不要犹豫和延迟,快速果断的用力吹气。
⑤ 呼气声门早闭、呼气时间过短
呼气声门早闭即在呼气中气流中断,呼气相流量-容积曲线后期(降支后段)突然垂直下降,多见于年轻人,可以瘪着肚子保持呼气的动作,把肚子里的气都“挤”出来。某些呼吸快速的患者(如肺纤维化等),呼气时间并不强调一定要在6秒以上,他们在用力呼气短期内即可达到平台,因此只要呼气末保持1秒钟以上平台也视为满足质控标准
⑥ 呼气时咳嗽、停顿
在呼气全程都要避免咳嗽和停顿,如果控制不住,可以喝点热水或者镇咳药,休息片刻再继续检查;如果嗓子里有痰,要尽量把痰清理出来,以免呼气时气流受限。
⑦ 还未吸足气就呼气
导致吸气不足的原因一般有两方面,一是嘴角漏气或用鼻子吸气,没有吸咬口器里的气,二是吸气缓慢,导致在短时间内未吸至肺总量。在检查中除了裹紧咬口器、用嘴呼吸以外,还应练习快速猛吸这个动作,想象着用吸管“嘬”酸奶的感觉,能更好的帮助患者理解如何吸气。
⑧ 双吸气
要一口气把气吸足,而不是把一次吸气动作分成好几口来完成。
⑨ 呼气后吸气不足
用力呼气并保持一定时间以后,如果张嘴或嘴角漏气,都会出现呼气后吸气不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