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及简介
分子病理诊断新技术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基因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主要应用于痰液等新鲜标本,在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应用非常少。我们建立了利用荧光定量PCR及膜探针杂交法鉴别诊断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分子病理检测方法;建立了利用高分辨溶解曲线法检测一线抗结核核心药物利福平及异烟肼的耐药情况的分子病理检测方法。我们在首都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的资助下进行大样本临床验证。这些方法也将陆续转化为我院分子病理诊断项目。2014年11月结核病分子病理诊断项目正式启动,截止目前已为10000余名患者提供检测服务,结核病诊断阳性率在60%。2015年10月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耐药结核病诊断项目正式启动,目前两种诊断项目已为超过6000名患者提供服务。此外,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为MTB的耐药、进化、传播及基因组变异等研究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方法。全基因组测序成本相对较高,数据量较大,一般只能对纯菌样本进行检测,目前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基于多重PCR(multiplex PCR,mPCR)扩增子的NGS技术(mPCR-NGS)可以对靶基因测序,覆盖度更深,更加高效、经济、简便。我们在已建立的分子检测基础上,正在研发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分子病理检测方法。我们一直努力为结核病病理学乃至其他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新诊断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形成结核病病理学综合诊治新模式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