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引导页

医院动态

Hospital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医院动态

百姓聚焦

抗击疫情|北京胸科医院携手新华医院共同助力通州疫情防控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2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响应通州区卫生健康委要求,6月24日中午,北京胸科医院63位医务工作者顶着烈日骄阳赶往通州北苑小学,与新华医院同仁牵手并肩,为周边约4500余位居民进行咽拭子核酸标本采集。



下午1点,来到采集点,新华医院的医务人员已经布置好采集现场,准备齐所需物资,并向大家讲解采集流程。



北京胸科医院承担8个采集位,每个采集位需要3个人,1人负责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居民现场登记和试管标签填写,另外2人相互配合完成咽拭子核酸标本采集。

王隽护士长走到每个采集位前再次强调采集要求

王隽向等待进场的队员讲解采集流程

护士长王隽和院办工作人员周爽迅速将队员进行分组,仔细梳理采集流程,保障每一步程序安全、准确、到位,确保采集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组24名队员已经换好防护装备。急诊科李文胜医生正在帮自己的爱人在隔离服上写上名字。李文胜医生和综合科的钱哲医生是一对“战疫夫妻”,他们从大年三十就放弃了休息,把2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始终工作在抗击疫情,救治患者的第一线。今天他们再一次夫妻并肩作战。



下午2点半,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居民有序进场。“大爷,这是您的采集管,您拿好,往前走。”“您请坐,把您的采集管给我,您把口罩摘掉,张开嘴一直说‘啊……’好嘞,您把口罩戴好吧。”“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大爷不停感谢着。



“小朋友,别怕,和阿姨一起说‘啊……’别动!马上就好。”护士李扬边采集边耐心地哄着孩子。李扬不久前刚参加过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抗疫工作,北京疫情发生后,她积极报名参加了医院咽拭子采集队伍,继续为保卫北京贡献力量。


采集过程中,护士长王隽、护师张金萍穿梭在各个采集位间,哪里需要帮忙他们就赶过去协调,哪位队员出现不适了,马上安排替换。

很快,2个小时过去了,第一组24名队员准备退场休息,第二组队员换好防护装备准备进场。



刚刚结束工作,脱下防护服的李文胜大夫和同组的护师刘继星已经全身湿透。刘继星是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的队员,曾经“武汉星星、北京月亮、太阳妈妈”,一家三口,两代人抗击疫情的故事感动了全国人民。今天,在北京保卫战的战场上刘继星依旧冲锋在前,他说:“援鄂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无论在武汉,还是在我的家乡北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都义不容辞。”



当第三组队员进场后,护士索王冬智意外遇到了自己的母亲,她亲手为母亲做了咽拭子采集。看着穿着防护服辛勤工作的女儿,妈妈说:“一辈子也忘不了,担心她的安危,很光荣,支持她。”



为了做好队员们的保障工作,医务处邱万成时刻观察着现场的情况,了解队员们的需求。看到队员们的衣服湿透了,他马上联系医院总务处,在总务处的协调下,40件内穿衣很快送到现场,队员们换上干爽的衣服舒服多了。

晚上8点多,由于下起了大雨,采集任务暂告一段落,两家医院的队员们共同送走最后一批居民后,快速收拾各类物品,结束了6个多小时的采集工作。此次合作促进了北京胸科医院与新华医院医务人员的友谊。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北京加油!为大通州我们的家园加油!

北京胸科医院医疗队队员

结核一科王隽、郭盼、张秋、田瑞红
结核二科吴晓光、张超群、韩雪、张杰文
结核三科张芸
肿瘤一科李红霞、王会彬、赵微微、秦颖
肿瘤二科秦娜、胡素梅、韩梁焱、李扬
胸外一科王隽、马婧、韦丹丹、王思超
胸外二科:杨哲、张丽、陈洪丽、张安琪
微创中心:刘杨、张鹏欣
骨科:刘嘉莉、曹艳华
综合科:钱哲、韩晓寅、杨中元、杜银寅、韩天艺、索王冬智、金兰、张婷婷、杜姗姗
重症医学科:史剑权、刘继星、王雨、曹莹
心脏中心王中鲁张红梅、高新平、王婉
中医科李波
麻醉科史志国
急诊科李文胜
医学影像科:张淳沫、田硕、张福芝、赵春生
药剂科:裴艳明、张宝琪
流研室:李海英
内镜诊疗中心付文侠
物价办:张金萍
供应室:王琪、郭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