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爱洒凉山帮扶情 北京胸科医院5年深耕大凉山播撒健康“索玛花”

作者:丛林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759.jpg

每年盛夏,凉山州的高山草甸间,牛羊悠然踱步,漫山遍野的索玛花争先绽放——这片高山杜鹃编织的花海,美得沁人心脾,令人沉醉。然而,在这份生机盎然的背后,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却如阴影般盘旋,既威胁着当地百姓的生命健康,也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

自2021年起,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派,北京胸科医院主动扛起责任,深度投身“北上广对口支援凉山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五载春秋,他们踏遍这里的山山水水,用专业与坚守在大凉山上播撒下健康的种子,让象征希望的“索玛花”在百姓心中悄然绽放。

五载接力10人出征

守护美姑、越西健康防线

2021年,北京市卫健委对口支援凉山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行动进入第二阶段。北京胸科医院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启动支援筹备工作。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秉持“优中选优”原则,从临床、公卫等多个领域筛选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且责任心极强的骨干医师,组建起首批援凉医疗队。  

当首批专家跨越千里抵达美姑县、越西县时,当地结核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远超预期,防控体系薄弱、医疗资源匮乏,更关键的是百姓对结核病认知匮乏,不少患者因延误治疗已发展至重症阶段。面对重重困难,专家们没有丝毫迟疑,迅速扎根一线。他们顶着烈日、踏着泥泞深入乡镇村寨,逐户开展结核病筛查,向百姓普及防治知识,驱散大家对疾病的恐惧与误解。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19.jpg

五年间,5批共10人次医疗专家接过援凉“接力棒”,持续深耕这片土地。每一批专家都带着明确的目标而来,从聚焦临床诊疗到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完善防治工作流程到建立患者全周期随访管理机制,他们一步步补齐当地医疗短板,为美姑、越西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22.jpg

“科技进凉”赋能升级

破解胸部疾病筛查难题

“请吸气,憋住……”2025年8月28日,北京胸科医院的CT筛查车开进美姑县拉马镇,为这里的村民筛查肺结核等胸部疾病。“这是我第一次做这种检查,感谢政府,感谢党。”吉克大叔感慨着。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23.jpg

“这个设备辐射量很小,只有13公斤,下乡上山携带十分便捷。”在越西县的越西中学里,工作人员用便携的DR设备为即将开学的学生拍摄胸片,进行胸部疾病筛查。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25.jpg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如何让老百姓享受现代医疗带来的便利,如何用现代医疗为百姓健康尤其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做更好的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为了践行这一使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带着便携式DR及新诊断技术,将胸部疾病筛查从遥远的北京送到了凉山州百姓的家门口。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28.jpg

李亮表示,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凉山州肺结核、肺癌的防控工作已经有了较大进展,但是在偏远的乡镇,群众的早筛意识和早筛条件还有待提升,无论是肺癌还是肺结核,通过早筛的手段,都能将疾病遏制在早期,甚至治愈,而当今比较偏远的地方受制于群众意识和交通不便利等限制,百姓对于肺部疾病的筛查还有很大缺口,期待通过这种筛查进家门口的形式,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获得更便利的筛查。更值得一提的是,筛查背后有着200人的影像专家团队,还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不仅大幅缩短诊断时间,还能精准识别细微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30.jpg

从8月27日到8月30日,北京胸科医院在美姑、越西两个县完成890人次的CT检查,1639人次的DR检查,采集了2880个舌拭子样本。筛查结果已第一时间同步至北京胸科医院等专家团队,确保筛查结果准确无误后,将和当地相关部门一起对相关人员进行随访和治疗。

援凉攻坚圆满收官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引入设备与技术的同时,谢莉李文胜宋艳华李雪莲杜亚东严广璇董伟杰陈红梅吕子征、胡明豪10位援凉专家们化身“导师”,用5年的时间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手把手、点对点的系统培训。从设备操作规范到影像解读技巧,从临床病例分析到诊疗方案制定,专家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帮助当地医护人员快速掌握先进技术。如今,当地已有一批医护人员能独立运用这些设备和技术开展工作,实现了医疗科技的“本地化”传承。 

历经五年的不懈奋斗,北京胸科医院圆满完成对口援凉任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美姑县、越西县的结核病发病率较五年前大幅下降,死亡率显著降低,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规范治疗后重获健康,重拾生活的信心。当地结核病防治体系也日趋完善,从筛查、诊断到治疗、随访的全链条服务机制已然成型,为长期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36.jpg

更重要的是,通过“师带徒”“结对帮扶”等传帮带模式,北京胸科医院为当地培养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懂业务的本土医疗人才队伍。这些在援凉专家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医护人员,如今已成为当地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38.jpg

从初见时的艰难重重,到如今的硕果累累,北京胸科医院的五年援凉路,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守护,更是一次温暖人心的接力。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将援助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同时,党委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全院共识,激发了援派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使他们成为扎根彝乡、服务群众的健康守护者和技术传播者,有力提升了凉山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生动诠释了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与为民情怀,让党旗在健康援助一线高高飘扬。那些播撒在大凉山上的健康种子,已然成长为绽放的“索玛花”——它们不仅承载着百姓对健康的期盼,更见证着京凉两地的深厚情谊,为凉山州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9121608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