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
研究所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2022-11-24
研究所大型仪器平台目前拥有30万以上仪器69台,仪器原值共计8000余万元,其中50-100万仪器22台,100万以上仪器28台。构成细胞分析、蛋白质及多肽分析、核酸分析、动物实验、样本处理、质谱分析等多种技术平台。大型仪器平台目前拥有专业仪器管理服务技术人员3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名,中级职称16名,服务于院所临床、医技科室26个,基础研究室8个;服务于院所200余个在研科研项目。研究所大型仪器平台已建立预约系统,网址http://172.16.2.71/genee/。如有仪器使用需求,请注册账户,经所属科室主任登录系统激活后,即可开始预约,具体问题可咨询大型仪器平台中心管理员郑晓静(电话:89509298)。
-
结核病临床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21-09-0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于2019年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确定为“结核病临床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旨在依托我院在结核病临床和科研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多种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一流的结核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如下领域开展工作:(1)巩固并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渠道,开展结核病科研、交流、推广、人才培养的创新合作;(2)充分对接全球结核病科技资源,参与国际前沿的结核病科研合作与竞争;(3)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队伍,建立创新团队,加强北京市乃至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条件和能力建设;(4)通过结核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增强北京市和我国在结核病防治和研究领域的引领和示范能力,为健康北京、健康中国及全球终止结…
-
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21-07-26
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2012年5月经北京市科委认定成立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设立三个研究方向:1)耐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2)结核病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3)耐药结核病新药筛选与作用机理研究。施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设立学术委员会,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秘书处和6个研究单元,包括: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结核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菌免疫学研究室、药物研究室、病理学研究室和转化医学研究室。重点实验室目前建有国际标准的国内规模最大结核病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首次建立分枝杆菌数据管理平台和菌种鉴定系统;拥有国内唯一经国际系统培训…
-
北京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肺癌分室 2011-09-19
北京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肺癌分室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9年立项的十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以提高肺癌诊断治疗效果为目标,研究肺癌转移的基因联合检测,提出有效的基因诊断肺癌早期转移的新方法。增加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和多肽阵列应用等研究方向。多肽阵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国外在疾病诊断、治疗靶点筛选、药物筛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与加拿大UBC合作,先期开展了使用多肽阵列技术筛选抗体模拟肽和筛选肺癌诊断标志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该项目具有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机理研究和诊断治疗应用相结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经过多年努力,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2006…
-
北京市重点扶植学科------肺癌 2011-09-19
已收治肺癌患者近4万人次。熟练运用CT、MRI、PET、ECT、纤支镜、肺穿刺等现代化医学技术,对各种疑难胸部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确诊率达90%以上。在国内较早开展小细胞肺癌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特别是肺癌晚期病人占病人总数50%的情况下,术后5年存活率达34%。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有效率达70-80%,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的五年生存率达31-34%左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有效率亦可达30--40%左右。在癌性胸水的治疗上,肿瘤科有独到之处,胸水穿刺率达90%以上。坚持肺癌的化疗、放疗、外科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近期开展的“肺癌侵及上腔静脉系统血管外科治疗”,获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内,我院第一个把肺癌细胞系在体外培…
-
北京市重点扶植学科------结核病 2011-09-19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院在结核病的研究、诊断、治疗领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老年肺结核以及肺外结核病治疗等方面独具特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我院主持的全国短程化疗协作研究,开创了我国结核病短程化疗的先河,使我国结核病化疗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对疑难重症肺结核、老年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肺结核的并发症及并存症方面积累了系统的诊治经验。承担过22个国家的外宾治疗和特需患者的医疗救治。作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进行多种抗结核新药的临床验证工作,其中利福喷丁的临床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耐多药结核病的综合治疗”研究、卫生部、CDC关于中国结核病实施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