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工作动态

新闻

工作动态

  •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疼痛科成功为一名长期饱受慢性顽固性胸部疼痛困扰的中年男性患者实施了脊髓电刺激器(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植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在慢性疼痛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患者左侧胸部疼痛已持续6年之久,疼痛不仅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甚至连走路、睡觉都变得异常困难。尽管他曾尝试过多种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甚至多次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和神经脉冲热凝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剧,患者的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每天只能依靠药物勉强缓解疼痛。在几近绝望的情况下,患者来到北京胸科医院疼痛科寻求帮助。疼痛科专家团队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 2025年2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届传染病学(结核病方向)高级临床医师研修班顺利开班。副院长聂晓敏、医务处副处长马丽出席开班仪式,由教育处副处长纪婷婷主持。第一届传染病学(结核病方向)高级临床医师研修班于2014年初开办,研修为期6个月,主要开展小规模精英教学。截至目前,研修班累计招收学员118名,覆盖25个省市62个医疗机构,为全国非首医系统人员在职提升学历提供了平台和学习机会。本届研修班共招收7名学员,来自各地医疗机构的临床和医技科室。纪婷婷表示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的结核病领域学术骨干,也为医院与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合作与沟通搭建了桥梁。马丽详细介绍了北京胸科医院的丰富医疗资…

  • 日前,中华医学会发布了“关于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北京胸科医院药物学研究室陆宇教授牵头的“抗结核新药研发评价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经过形审、初审及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该项目围绕抗结核新药研发,从无到有率先构建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抗结核新药筛选与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体系及临床试验研究平台,全面提升我国抗结核新药从临床前到临床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项目中研发 3 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耐药结核 1 类新药,其中抗耐药结核新药舒达吡啶首个进入III 期临床研究,有望实现较国际耐药结核病新药贝达喹啉活性增强、副作用降低的目标。除此…

  • 为规范和提升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SMO)对派驻北京胸科医院提供临床试验服务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的管理,保障临床试验效率和质量,医院机构办于2025年1月20日召开了临床试验机构-SMO座谈交流会。本次会议由机构秘书赵皎洁主持,来自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机构办公室及研究型病房的工作人员及20余家SMO领导及CRC近50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交流会。会议伊始由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亮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机构办及下属研究型病房在2024年经历新老负责人交替后所开展的强基提质、创新赋能系列工作,同时对新年度临床试验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通过政策引导、资源统筹、学科建设及人才汇聚等多维驱动,提升胸科核心竞争力,打造胸科临床试验品牌。李亮强调,临床…

  • 2025年1月15日,北京胸科医院召开“高效组织精细管理,加快建设启用进程——2024年度总结暨2025年工作部署会”,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副院长李亮、聂晓敏,总会计师吴倩,工会主席张宗德,以及医院规划建设专班科室主任与专班成员,项目项管、监理、施工、设计、造价等单位负责人与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医院副院长孙树学主持。北京胸科医院危房改建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施工场地狭小,并且要在保障院区正常运营基础上进行施工,项目整体管理难度大、复杂系数高。2025年将迎来医院建成70周年,危房改建项目的顺利交付、完工、投入运营将为患者就医环境改善,医疗…

  •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管理与考核办法》的有效实施,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加强导师间的学习与交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于2025年1月17日进行了2024年度研究生导师述职。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庞宇,副院所长李亮、杜建、杜晔,原副院所长李琦及职能科室代表参加述职会;此外,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小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育处处长郭彩霞作为评审专家应邀出席。会议由副院所长聂晓敏主持。会议伊始,聂晓敏简要阐述了本次导师述职会议的目的与意义。她强调,举办述职会议旨在深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提升教育质量,推动…

  • 1月1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一行8人莅临慈航医疗集团进行参观调研。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民建通州区工委主委金文岭出席本次调研座谈活动。李晓北一行人在慈航医疗健康董事长陈莹的引领下参观了集团各中心,以及民建通州区工委第五个会员之家——慈航运河星汇。民建通州区工委综合二支部支部主委刘春怡详细介绍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大事记,以及中国民主建国会通州区工作委员会的历史沿革和民建会员之家的建设成效。在座谈交流环节,李晓北院长介绍了北京胸科医院的基本情况。他强调,北京胸科医院在胸部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专科特色优势,有能力承接慈航医疗健康体检人群胸部疾…

  •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健康科普教育、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创新的号召,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公众健康意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联合工会于2024年12月27日举办第六届护理创新大赛。大赛由肿瘤一科副护士长杨哲主持。副院所长杜晔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希望护理人员继续立足日常工作,激发创新思维,涌现更多解决临床痛点问题、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创新成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工会主席张宗德指出,护理人员一直坚守在医疗工作的最前沿,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他勉励护理人员继续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充分利用医院提供的良好…

  • 2024年12月25日,通州区互联网诊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成立大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召开。大会标志着北京市首个区级互联网诊疗质控中心的落成,通州区在互联网医疗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由通州区卫健委、北京市互联网医疗质控中心以及通州区互联网医疗质控中心所有委员和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李亮分享了医院互联网发展历程,并提出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区域协作、通过智慧平台扩展服务范围的建议。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医政科刘旭对通州区互联网医院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强调北京胸科医院作为主任委员单位,应积极发挥互联网诊疗的自身优势,确保互联网诊疗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加强医疗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药品追溯信息采集上传功能!患者处方信息与药品信息精准匹配谨防药品串换、药品倒卖的现象真正做到“一码在手,用药无忧”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守护健康生活药品追溯码是什么?——药品的“身份证”药品追溯码是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数据记录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药品的全程追溯,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更加透明、可追溯的用药环境。药品追溯码是追溯药品流通信息所用的码。如同快递上的快递单号,实时记录药品流通信息。药品追溯码由20位数字组成,在包装盒上可见,旁边写有表示“药品追溯码”的字样。药品追溯码是药…

  • 2024年12月25日至2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办第十一期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专项技术培训班。培训班吸引了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哈尔滨市胸科医院、武警特色医疗中心、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巴彦淖尔市第二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众多兄弟单位的专家及学员亲临现场观摩,近万人线上观看了学术讲座及手术直播,线上线下讨论热烈。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致辞介绍了我院内镜诊疗中心的工作情况,肯定了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先导作用,强调了呼吸介入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巨大价值。北京胸科医院傅瑜依据自身经验及目前支气管镜应用现状,介绍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并发症,并对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了系…

  • 加强医院新职工在职场中的适应、协作与沟通能力,提升新职工满意度,北京胸科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医护启航,医路同行”新职工成长小组活动发挥成效。经过三个月的共同努力,来自肿瘤科、胸外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的新职工感受到了医院对他们满满的爱。活动囊括了职场认知、团队协作、心理支持、人际交往四个方面内容,通过价值竞拍、“达芬奇密码”游戏、表达性艺术治疗、沙画创作等方式,提升新职工人职业价值的追求与认知、沟通障碍到协作默契的转变、增进对情绪管理的认识、提升人际交往等素质能力,为他们在职场中建立有效人际网络,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期待。医院社会工作部表示,2025年他们将开展一系列包括职工团建、健…

  • 12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研究型病房收治首例TQC3721吸入粉雾剂I期临床试验患者。受试者吴先生作为该项目在我中心的第一例患者,怀揣着对医学研究的信任与期待,于12月25日开始接受TQC3721吸入粉雾剂/安慰剂治疗,并按实验方案接受给药前后肺功能检查、PK采血及床旁心电图检测,正式开启了他的临床试验之旅。吴先生对研究型病房医护团队及环境设施高度认可,对临床试验充满信心,积极配合药物研究。他深知自己的参与对于推动医学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愿意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期待通过这次试验,能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和突破。我院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李亮及项目PI初…

  • 2024年12月28日至29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中心主办的继续教育项目“肺癌整合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在京举办。本学习班联合“2024肺癌诊疗精英汇学术研讨会”,依据《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分册《整合护理指南》,针对肺癌围术期护理的重点和难点,邀请国内肺癌领域的知名专家,与来自院内外的两百余名医疗和护理同仁,在运河的起点,燃灯塔下,一同体验医学、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鸣,共同讨论肺癌全链条管理新进展及未来发展。会议开幕式由肿瘤中心科护士长冯月亮主持,护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王秀军致辞表示多学科联动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护理中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经验交流,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肺癌患者提供更…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于2024年12月13日举办了第十三期肺“福”之“研”——全国结核病护理大查房活动。此次查房活动的护理病例由北京胸科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提供,活动由我院护理部副主任王秀军(主持工作)主持。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致辞表示结核病防治任重道远,护理工作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护理大查房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碰撞思想、分享经验、精进技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以更高水准的护理服务为抗击结核病贡献力量,共同守护大众健康!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学部副主任王涛通过视频讲话指出,护理大查房不仅是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是知识升华的熔炉。在此平台围绕患者护理的点滴,深度…

  • 12月22日,由北京药师协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承办的“CMTM药物治疗管理糖尿病案例精析”学习班在我院主楼三多功能会议室举办。此次培训邀请了北京药师协会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CMTM资深老师进行授课,吸引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8家医院的40余名药师参与,共同探讨和学习药物治疗管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李亮在开班致辞中对北京药师协会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我院历史、药学部对于医院的价值、药学服务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北京药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

  • 12月2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举办的2024第十四届胸部影像学术大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医学同道齐聚副中心,共同分享胸部影像学的前沿经验,助推医院临床诊断,更精准的服务患者。庄严肃穆,氛围浓厚,第十四届胸部影像学术大会的主会场专家满座,群贤毕集。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侯代伦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院长李晓北、党委副书记庞宇、副院长杜…

  • 2024年12月20日至2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举办了一场为期两天的胸外科领域研讨会。会议旨在探讨胸部疾病诊疗新进展,交流学科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胸外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会议首日,我院胸外科刘志东团队、阮军忠团队以及韩毅团队联袂呈现了精彩的手术演示,内容涵盖了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以及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后小细胞肺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在微创手术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精湛水平。研讨会由胸外二科主任刘志东主持,他希望各位同仁借此机会充分交流、互通有无,不断提高临床实践水平,增强科研创新意识,聚焦外科发展前沿,提高医疗质量。学术汇报环节,胸外二科…

  •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与北京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数据服务框架协议,达成200万元的结核病专病数据交易意向。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如何通过高质量医疗数据与先进AI技术的结合,为结核病诊疗及研究带来新突破。此次合作标志着北京胸科医院在2023年完成结核数据交易的基础上,再次在医疗数据流通与共享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取得重要进展,为推动医疗资产开发利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据了解,北京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医疗数据作为重要的数据要素之一,被赋予了促进公共健康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北京胸科医院积极响应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在2023年完成6家医院数据流通试…

  • 心脏停搏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而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主要手段,所以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术,牢牢抓住“黄金四分钟”,对生命的救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肺复苏技术不仅仅是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也是医院行政后勤等非临床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技能。为全面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12月6日,我院护理部联合工会及医务处共同举办“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活动特邀北京市红十字会、通州区红十字会专家团队对我院职工进行培训,培训活动由护理部主任王秀军主持,工会主席张宗德出席并讲话,我院共50余名职工参与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