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党建

PARTY BUILDING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 >>党建动态

党建

党建动态

【守初心 担使命 胸科在行动】善用哲学思维看病的医生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19-09-0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张健,医学博士,心血管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曾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陆军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师从王士雯院士,胡大一教授,欧洲心脏病协会前主席Christian Hamm教授。

临床工作 20余年,擅长急诊、重症、心衰及心血管介入治疗。个人累及完成PCI约8000余例,冠脉旋磨术200余例,IVUS200余例等。先后帮扶北京、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安徽、内蒙、辽宁、新疆等地的70多家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手术。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参研12项。作为共同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获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首次提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直径分型法。首次提出经冠状静脉系统IVUS导航CTO介入治疗的学术思想,TV-PCI系统已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已完成美、欧TV-PCI系统的专利申请。成果转化中。

我曾经问张健主任,“您脱下军装来到地方,来到北京胸科医院创建心脏学科,您的勇气来自于哪里?”张健说:“我是医生,我会看病,病人需要看病。就这么简单。”

医生要“会看病”

最近,很多媒体平台都在以不同标题、不同形式转载一篇文章《做过8000例手术的医生告诉你那些意想不到的心梗预兆》。这篇文章是张健主任在心肌缺血的罕见症状上的临床总结。张健说:“所谓的罕见症状,是因为我们见的少,或者说视而不见。我为什么会发现这些被证实的临床症状与心肌缺血的关系。因为,每次查房我都会问患者,手术后有没有改善,有哪些症状减轻了。患者会告诉我,我会记在心里,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多一些判断的依据,就这样经过反复证实,我总结出了临床上这些容易被误诊的缺血症状。”

这篇文章发出后,不但公众受益,很多同行也留言表示很受益,增加了自己临床诊断的经验。

说到诊断疾病,如何正确诊断疾病,也就是“会看病”,张健主任有自己的见解。张健是一位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医生,这源于他热爱哲学,并能够把哲学原理应用到治病上,他说:“哲学是人类共性的升华,而我们每个个体又有不同的个性,共性和个性既要统一,又要灵活应变。”

我们每个人的体质、病情、病因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诊断疾病没有一定之规,要因人而异。

这也是为什么张健的门诊保证给每位初诊患者20分钟以上的就诊时间。患者在陈述病情时,张健会很认真的听,并且把自己需要得到准确答复的问题反复问患者,直到患者听懂了,准确回答为止。张健说:“患者在就诊时,会和你说很多信息,这些都是诊断疾病的线索。另外还有我需要确认的信息,这时就需要患者准确回答,但有时患者可能没有理解你的问话,那我就换一个方式问,直到他听懂了,说明白了为止。”张健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在蛛丝马迹间寻根朔源,找到病因,再集中火力攻克疾病的医生。

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的患者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很多是慕名而来,基本上都是看了很多地方,没有解决问题的患者。有位患者平时经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像缠了胶带一样难受的感觉,在香港、北京各大医院都看了,有的说是肺炎、有的说是肋间隙感染,还有说健康没问题的,患者也找心脏专科医院的大专家看过,没有查出心脏问题,可是患者的症状确实存在,并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张健主任,在无意的聊天中,张健获知了患者的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张健给患者做了硝酸甘油试验,2片药后,患者的症状消失了,张健初步判断他是心肌缺血的问题。于是将患者收入院,经过检查,证实了张主任的判断,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消失了,也和张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还有一位阿姨,家里儿女很孝顺,给她在北京市里买的大房子,生活很殷实,但这位阿姨就是睡不好觉,每天早起头都会疼的要命,到下午就会好些,第二天又开始疼,这样反复出现,阿姨受不了了。去了很多医院看病,怀疑过颈椎的问题、心脏的问题。后来找到张健,通过问诊,张主任笑着说,阿姨您没问题,换个枕头试试吧。阿姨听了张主任的建议,回家换了一个低一些的枕头,再也没出现过头疼。

这样的病例很多,张健常说:“医生要会看病”这句话说易行难,这样的看病思维,源于他当医生的初衷——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解决疾病问题带来的痛苦。张健常指导他的学生:“医生要会问诊,这是最基本的,医生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有效分析病情,才能真正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患者信任我们十分,我们要回报患者百分之百的努力。”

攻坚克难,勇闯生命禁区

医学不是万能的,是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的科学,在工作中总有一些患者的疾病是无法用现有技术手段解决的。当面对CTO(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世界公认的冠脉介入治疗难题时,张健没有退缩,他带领他的团队大胆创新,首次提出经冠状静脉系统IVUS导航CTO介入治疗的学术思想,研发了TV-PCI系统,并已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目前正在转化中。这将是开创中国心血管介入治疗先河的壮举。

张健说:“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创新技术,帮助那些徘徊在生死边缘而无能为力的患者,更是我的使命。”

面对辗转多处就医的患者,张健更多的是心疼,他心疼患者遭受的苦难,他愿意尽全力去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

一对来自重庆的老夫妇,在北京、上海等地能治疗心脏疾病的大型三甲医院都看过了,没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位专家建议老两口到美国看看,并介绍了一个俄亥俄州的心脏专家,据说在美国排名前几位。后来,经朋友推荐,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张健主任。

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右侧冠脉为严重的CTO,左侧病变主要表现为左主干严重狭窄、钙化、迂曲,由于右侧血管不通,左主干承担了右侧血管10%的功能。就好比,父母(右冠)去世了,把自己孩子让别人(左冠)代养,没想到托付给了乞丐(左冠),吃不好,能活着而已。

两侧都需要治疗,先救哪一侧则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右侧手术难度极高,能不能打通,张健教授也不敢保证。老人之前在别的医院都尝试过,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左侧手术,因为血管曲曲弯弯的结节很多,同时又因为钙化需要高速钻头旋磨,非常容易出现危险情况。为了患者的安全,张健教授决定,先从开通右侧CTO入手。

经过近3个小时的苦战,清晰的血管造影轨迹出现在屏幕上,打通了!血管重建成功!3条支架顺利植入老人体内,血流就像被拦截的水库的洪流,瞬间开闸,欢快地喷涌而来,迫不及待的进入老人的心肌,分布在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像被点燃的火把,照亮了整个显示屏。

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很好,面色红润。患者老伴说,术前的面色蜡黄蜡黄的,现在的面色让人看了特别开心,这下美国签证不用了,我们中国的医生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