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胸科乐阅读征文】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读《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活》有感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0-11-1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作为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我们需要面对的国际局势更为复杂,更迫切需要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不断进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阅读了最新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活》,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学习、对读书的正确认识,正是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持之以恒的学习,不断奋进,不断进取,才有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中国。时至今日,学习、读书,仍是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的,正如书中所述:“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实践,更需要继承、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入学习,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大发展。”

其实,人类从出生开始,学习就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人有学习的天性,学习使人不断进步,因为学习,才有荀况的“学不可以已”,才有刘向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因为学习,才有顾宪武的“君子之学,死而后已”,才有鲁迅的“倘有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学习,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中介绍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人酷爱读书,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对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他们颇具传奇色彩的读书经历和各具特色的学习方法,都给后人以启示。比如,毛泽东只争朝夕的读书人生,周恩来审慎求真的学习志趣,刘少奇啃硬骨头的学习精神,朱德追求真理的实践学习法,邓小平服务大局的学习观念,陈云不唯书的求真求实学风……开国领袖们积累下来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以及长期养成的优良学风,都将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于学习态度,毛泽东教育我们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朱德更是说学一辈子也不会够,邓小平也坚信学习是人生中绝对不能缺少的任务。老一辈革命家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永远把学习当作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书中老一辈革命家们,更是因为不断的学习,从书中学,从社会中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之书”,从别人的先进事迹中学,拜人民为师,读“无字之书”,就要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讲“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只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向人民学习才会成为行动自觉。”

关于读书学习方法,周恩来认为读书须视野开阔,要博览群书,他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马列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著作,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外国,包括各个方面的书籍,他都有所涉猎或深入研究。博览群书,外语要好,还需要有坚实的国文功底。周恩来优异的品格和杰出的能力,源于他的读书积累,源于博览群书。当今互联网如此发达,电子图书不断进步,我们更有条件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己,让知识武装自己,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学习与实践的联系,老一辈革命家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书中谈到陈云同志酷爱学习,善于结合实践经验吸收消化融会贯通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并有所创新。实质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是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陈云反复强调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空洞的理论不是理论,不联系实际的理论也不是理论,实际是重要的,但是实际一定要有内容。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这一点至关重要,也需要我们不断强化、不断理解、不断运用。应学以致用,解决真正临床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是为了“学”而学,要有目的的“学”,不是为了“做”而“做”,要做到实处,做到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陈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重要发展,“交换、比较、反复”则是陈云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落到工作实处、更好的为复兴中华大业而奋斗。

认真学习是所有共产党员的责任,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气度和风格。在复杂环境里,在许多工作任务中,抓住主要环节勇往直前。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一半以上讨论科技教育,可见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思想,是他胸中的大局,也是他推动全党全社会加强学习的着力点。邓小平指出:科学叫基本建设,在这方面投资,就叫做基本建设投资。人民要求科学发展,过去科学受到束缚,不能得到发展。现在是新社会,可以大发展并明确把科技纳入了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基本建设范畴,包含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重要要素的思想。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深刻洞察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超前的意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划时代的论断,极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扭住了影响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构筑了底板。邓小平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理论创造和创新实践,也成为他学以致用的佐证。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国的改革建设是一项艰巨伟大的事业,中国所处的环境也是极为复杂和变化多端的。中国共产党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前进方向,并不断走向胜利。就必须有宽阔的眼界、准确的判断力和应对时局的办法,而我们要具备这些本领就必须学习。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解决实际工作面临的问题,用知识武装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