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工作动态

新闻

工作动态

我院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李卫民教授团队全面报道2005 -2016年间中国结核病的流行规律

发布时间:2021-04-2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李卫民教授和公卫学院郭秀花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JAMA network Open》和《BMJ -Arch Dis Child》分别发表了题为“The Changes in Incidence and Epidem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Mainland China, 2005-2016”和“The epidemiology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children in Mainland China, 2009–2015”的两篇研究论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姜慧副研究员、公共卫生学院刘梦阳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李卫民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郭秀花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2005-2016年间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结核病作为单一致死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每年全球新发病例数约1000万,我国约为86.6万,居世界第三位。为监测结核病疫情变化,前期国家采用每10年一次的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实时监测结核病的变化,2005年1月我国建立了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 (Tuberculos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BIMS),要求全国的结防机构依法实时录入结核病病例的个案信息等。两篇文章的研究数据均来自此系统2005-2016 12年间登记的10582903例肺结核报告病例。

    研究发现我国肺结核病发病率从2005年的72.95/105下降到2016年的52.18/105;12年间每10万人中PTB的平均发病率为66.61。儿童(<15岁)结核病漏报较严重,仅占全部结核病报告病例的0.6%。研究还显示肺结核病例高发年龄段为30-60岁,且大部分病例为男性(69.8%),职业多为农牧民(70.1%)。另外,东部和中部地区发病率的下降幅度(31.6%)大于西部地区(21.0%);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35.03/105)、贵州省(115.98/105)和西藏自治区(101.98/105)年平均发病率最高。对病例的发病到诊断时间进行分析发现,2005年至2007年间,肺结核患者发病到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6天(IQR:16-92),2008年至2016年缩短至31天(IQR:15-63,P <0.001)。西部地区发病到诊断时间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更长(41 天[IQR,20-91] vs 30 天[IQR,13-61];P <0.001)。
 

图2. 自2005-2016年间我国结核时间和空间分布

    总之,尽管中国大陆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仍需找到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特别是对高危人群尤其是中国西部的农民及牧民。另外,鉴于儿童结核病诊断困难,开发新的诊断方法/工具是需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03118)、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2000301)和重大传染病专项(2018ZX10302302-001-004)等课题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