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胸科创新大会资讯】聚焦共患 协同诊疗 万人参会 亮点纷呈——“首届胸科创新大会”心血管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王中鲁 发布时间:2022-11-0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1月5日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届胸科创新大会”心血管论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董尔丹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论坛主要聚焦共患心肺疾病的协同诊疗新进展,重点在共患心肺疾病患者的评估、诊断、治疗现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微信图片_20221109161648.jpg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郝伟教授为论坛致辞,他首先向参会的专家、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此次大会的召开,促进我院与各单位相互交流、合作,推动我院在共患心肺疾病协同诊治领域进一步深耕、发展,造福于广大患者。

微信图片_20221109161650.jpg

  霍勇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采用腔内影像可以观察到血管斑块的变化值,并且通过解读胆固醇管理与腔内影像的相关研究,建议胆固醇的管理应遵循更低的目标、更早的干预原则,重视胆固醇累计负荷的暴漏。为了实现胆固醇管理目标,新型降胆固醇药物(PCSK9靶点)的应用势在必行,也应该关注其他降脂的新手段。霍勇教授表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理中国指南》即将发布。

微信图片_20221109161652.jpg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高怡教授围绕共患心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一体化评估进行了精彩发言。高教授结合本院实践,提示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进行心肺功能一体化评估的重要工具,并且强调了心肺运动试验中的Peak VO2等指标可以很好的反应患者的心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在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鉴别心脏与呼吸系统相识症状、预测外科手术风险、评估治疗效果、判断疾病预后、指导心肺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微信图片_20221109161654.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静教授、北京胸科医院胡瑛教授结合2022年欧洲心脏病杂志发布的心脏肿瘤学指南,对共患心血管病肺癌患者的评估、诊断、治疗、心血管疾病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精彩解读,两位教授对相关共患疾病诊治的独到见解进行了分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和班承钧教授就共患心肺疾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进行了分享,强调了共患心肺疾病患者需要综合的干预,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方案给患者带来切实的临床获益。

  北京胸科医院张健教授、仝其广教授、王冠男教授详细介绍了共患心肺疾病患者诊治方面的临床实践及经验,针对共患心肺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研发了桥接技术、冠脉闭塞零夹层通过技术等7大关键技术,真正意义实现了心肺协同(Synheal),并且在全院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创建了心肺协同团队。对于心肺协同诊治方面的未来规划,张健教授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在此领域进行研究,编写中西医结合的老年心肺协同诊疗规范、共识或指南,建立心肺协同诊疗技术体系网络指导平台使协同诊疗规范、共识或指南落地、实施。

微信图片_20221109161708.jpg

  此次论坛在线参加人员达10000余人,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心血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