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胸科故事】我在高原用“心”当医生

作者:丛林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0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北京到拉萨,3600公里,跨过长江、黄河、雪山,两座城市遥遥相望。这距离看似遥远,但在医疗卫生领域却天涯咫尺。

1.jpg

  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组团式”援藏工作已经8载有余,8批北京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跨越千山万水,接力奔赴雪域高原,用心血和智慧护佑藏族同胞生命健康,同时为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穆晶就是无数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

2.jpg

  穆晶,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副 主任医师,2022年7月,受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委派,援助拉萨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精准助力病理学科发展,而她也成为了拉萨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历史上的第一位援藏医生。

未标题-2.jpg

  从布达拉宫一路向东,穿过著名的八廓街,拉萨市人民医院矗立在北京东路上,与大昭寺隔街相望。四五米高的大门内,最显眼的就是医院的医技楼,病理科位于医技楼3层,这是穆晶每天工作的地方。

未标题-3.jpg

  拉萨市人民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的综合医院,因此病理的送检标本也多种多样,这对于以往只和胸部疾病打交道的穆晶来说,跨界诊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她查阅专业书籍文献、听讲座、请教外援,花费大量时间对多个领域的疾病病理诊断进行了学习。

未标题-4.jpg

  “随着一例例复杂疑难病例的攻克,原来最担心的诊断问题,后来居然成为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我曾经问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上,是否值得?其实诊断的过程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也是带教‘打样儿’的过程。如果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打造一个诊断规范精准的病理科,就是我来到这里最大的意义。”

3.jpg

未标题-5.jpg

  作为病理科医生,穆晶在这里的工作不只局限在取材、阅片,做出诊断,她还会走进病房,以多学科讨论的方式,为疑难复杂病例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4.jpg

  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病例,是为一个藏族小女孩诊断脑瘤的事情。她坚守了数个日夜,对肿瘤给出了精准的判断,让当地医生为她做了手术。当手术医生把小女孩出院后站在自家门前,露出灿烂笑容,双手举在头顶比心的照片转发过来时,穆晶热泪盈眶。

未标题-6.jpg

  在这里的这段时间,穆晶上过山,下过乡,进过学校,入过厂矿,每到一处,她所看到的是藏汉一家亲的满满大爱,感受到的是国家对西藏的无限支持。

  漫天的白云,蔚蓝的长空,充满民族色彩的拉萨在硬朗的阳光下闪耀着它五彩的光芒;无暇的苍穹,和煦的微风,拂过黑里透红的面颊,西藏人质朴的笑容显得更为灿烂。从来到拉萨第一天开始,这是穆晶每天见到的景象,通透且温暖,而又略带孤单,算下来,这已经是她离开家第11个月的时间了,这也意味着距离她离开拉萨返回北京的时间越来越近。

8.jpg

未标题-7.jpg

  沙发上泛黄的吸氧管,桌子上随手可取的指氧仪,床边无数盒帮助睡眠的药物,电脑旁一摞病理科的工作文件,一天的生活从这里开始,一天的工作也在这里延续。穆晶在拉萨的“家”朴素而简单,工作像是唯一的朋友,陪伴着她走过这11个月。

未标题-8.jpg

  桌前,她目不转睛,一个一个地整理着病例,一组一组地分析着数据,这是目前她在这里最后的心愿,也是她决心要在回家前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整理高原肿瘤的临床、科研数据,指导高原肿瘤的预防、筛查、治疗和管理。

9.jpg

  窗外,拉萨河畔南山上的“祖国万岁”清晰可见,穆晶心河中的那朵格桑花也姹紫嫣红。“11个多月走来,有困顿、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感激。回想这一年,虽然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在高原工作生活,却有领导、师长、同事、同道、亲人、朋友在竭尽全力帮助我、支持我在高原的帮扶工作。这一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10.jpg

  “终究是要离开,但我的心已经深深地印在了病理科,印在了拉萨市,印在了我的‘祖国万岁’山。能够在这里留下足迹,留下知识和智慧,为高原竭尽全力,我无怨无悔!”

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