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媒体聚焦

新闻

媒体聚焦

【直播预告】1月13日 | 北京胸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庞宇做客CCTV《健康之路》

来源:CCTV健康之路 发布时间:2024-01-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中国目前患有抑郁症的人群

将近一个亿

在这个人群当中

青少年、妇女和老人

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三类群体

专家用数字盘点风险

还原背后真相

5.jpg

我国成人抑郁的

终生患病率为6.8%

6.jpg

  我国大概有14亿的人口,其中可能有9500万人患有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了2030年,抑郁症很可能会取代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一位;从2020年开始,抑郁障碍已经成为了中国健康寿命损失的第二大原因。

7.jpg

  一旦得了抑郁症,会对患者生理、精神都出现损害,甚至会影响健康寿命降低6年。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中

50%为在校学生

8.jpg

  在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分布中,30%是18岁以下的患者,其中50%是在校学生

9.jpg

  为什么学生更容易得抑郁症?

  首先在特定阶段学生需以学业为主,会有学业上的压力。其次,学生时代是与别人相处、与社会相互熟悉的阶段,人际关系是导致学生抑郁的第一大原因,当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孩子的内心会发生剧烈的波动,甚至会出现抑郁的情绪。对于抑郁症,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10.jpg

  容易引起学生发生抑郁的人际关系都有哪些?

  ①同学关系:是否和谐?是否发生矛盾?

  ②同龄关系:其他的兄弟姐妹或父母同事家的孩子,在同龄阶段可能出现比较心理。

  ③异性关系:在青春期发展阶段该与异性如何相处?

  ④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⑤亲子关系:与父母的关系是否密切与和谐。

  ⑥自我关系:是否能与自己和平共处,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自我要求较高,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到位,会钻牛角尖。

11.jpg

  家庭关系是导致学生抑郁的第二大原因,在家庭中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出现抑郁情绪?

  ①家庭氛围压抑:家庭成员中有人有抑郁情绪,孩子可能会模仿这样的行为。

  ②家庭关系不稳定:比如父母离异,会使孩子缺失安全感。

  专家提醒

  早关怀是性价比最高的原则。关怀会让孩子产生温暖,可能就不会产生抑郁症了。

患有抑郁的人群当中

女性是男性的2倍

12.jpg

  女性为什么更易患抑郁症?

  生理性因素:

  女性在经历生理期、母孕期、更年期时,雌激素、泌乳素等激素水平会发生一些波动,这种波动很可能会触发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

  女性需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

  生活事件:

  女性在面对重大的人生抉择或突发事件时,更容易受到心理上的创伤;

  人格特质:

  女性比男性更加感性;

  慢性疾病:

  女性在面对慢性疾病时,更容易产生更大的压力。

13.jpg

  很多女性在备孕、怀孕、生产期间及生产后会产生非常大的情绪波动,60%以上的妈妈们会被产后抑郁情绪所影响,只有10%没有出现过抑郁情绪。为什么产后抑郁会如此高发?

  ①激素水平问题: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忽然地下降,这种激素的忽升忽降是导致妈妈们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

  ②角色变换:新手妈妈未完全适应新身份,对孩子的哭闹会产生焦虑情绪等。

  专家建议

  女性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情绪。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

33.1%有抑郁症状

14.jpg

  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有哪些比较典型的反应和表现?

  躯体表现:

  身体可能会出现疼痛,头会晕;

  认知症状:

  如记忆力不太好;

  情绪低落: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比较少,更容易出现低落情绪;

  睡眠障碍:

  如入睡困难。

引发老年抑郁情绪的因素↓

15.jpg

  引发老年抑郁情绪的因素当中,对于慢性病治疗的焦虑,占到了第一位。慢性疾病不止有老年人有,为什么其他人群不容易引发抑郁情绪,因为排在第二位的无用感起到了催化作用。很多老人退休后,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突然变得无事可做了,失去了对社会、对家庭的付出感和获得感。甚至觉得自己的存在对整个家庭造成了一种负担,这种无助和无用感在某段时间会非常强烈,它成为老年抑郁的催化剂。

  健康之路一一节目播出时间

  《数说抑郁》(上)

  △ 首播:1月13日 18:05

  △ 重播:次日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