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教师节致敬】师泽如光 微以致远 | 北京胸科医院学生对老师的“深情告白”
陪你一程,念你一生,这就是中国老师的浪漫。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沐浴着九月的秋风,品味着桃李的芬芳,第40个教师节如期而至。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北京胸科医院的学生和老师们,来了一场“深情告白”。
遇见光,追随光,成为光
学生:王璐 导师:陆宇
每当提起我的导师陆宇,我总会想到一句话:“遇见光,追随光,成为光。”每个清晨和傍晚,透过房前的竹林,总能看到她办公室的灯光。陆老师高效、专注、勤奋、踏实,热爱学术且以身作则。她是我学术生涯中的指引之光。每次讨论科学问题时,老师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光芒。她不仅支持和鼓励我,还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不足。有了她做榜样,让我遇到困难时,能像她一样沉着分析、解决问题。感激命运让我成为她的学生。
情绪稳定且温柔的马腾教授
学生:陆明峻 导师:马腾
马腾老师面容温和,仿佛周身环绕着一层静谧的光环,让人在不经意间便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与深邃。科研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马老师总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精准地切中问题的核心。遇到难题时,他耐心地引导,用一连串巧妙的问题激发我们的求知欲,鼓励我们在探索中体验科研的乐趣与成就感。 生活中的马老师,更是展现出一种难得的细心与温柔。他能注意到学生们微妙的情绪变化,适时地给予关怀与鼓励。更令人敬佩的是,马老师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论文修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马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撰写学术论文,还学会了如何以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学术、面对生活。
心怀感激,师恩难忘
学生:马子淳 导师:逄宇
逄宇老师是一位才思敏捷且充满热情的教育者。他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更以他的博学和谦逊,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和耐心,每当我遇到困惑时,他总是循循善诱,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他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们在学术道路上更加自信,也让我们明白了坚持与努力的真正意义。逄宇老师用行动告诉我,成功源于不断地探索与付出,他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敬医者仁心,感恩师如山
学生:白哲昕 导师:刘志东
急景流年,从“硕”到“博”,五载有余。教师节将至,我想借此机会向您——我敬爱的导师刘志东教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激与祝福。无影灯下,您以果敢坚定的姿态引领手术;门诊室中,您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关怀患者;科研征途,您以睿智卓识的智慧启迪方向。您勇攀高峰的医者仁心,为我树立了医道的典范,让我领悟到医者的职责所在。感激您无私的教导,使我得以在医学的征程不断进步,您是我心中的最佳楷模。
点亮心中灯塔,照亮梦想之路
学生:张古月 导师:潘军华
研究生入学已经两周,在这两周里,我的导师潘军华给予了我方方面面的帮助与引导,让我对未来有了自己的规划,给了我宝贵的意见和鼓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明确了研究生三年的培养计划和学习安排,坚定了前行的方向。除了学术上的指导,老师还像朋友一样关心我的生活与成长,教会我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在老师的关怀下,我不仅学会了做学问,更学会了如何做人。感谢我的导师,是您照亮了我的学术之路,温暖了我的人生旅程。祝老师教师节快乐,事业工作顺利,生活万事顺心!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学生:叶正舒 导师:杨新婷
初入研究生阶段,我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漂泊的小船,迷茫而不知所措。是我的导师杨新婷老师,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从第一次汇报PPT到如今学习专病库,她的每一次指导,每一个建议,都如明亮的灯光,为我驱散迷雾让我找到努力的方向。她不仅治学严谨,教导我踏实学习、创新进取;还爱生如子,给予我学习和生活上的鼓励与支持。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是杨老师为我的梦想插上翅膀,让我有勇气去追逐更高的目标。提灯引路,育梦成光;师泽若水,润物无声。衷心地祝愿杨老师教师节快乐!
谆谆教诲如春风,桃李之情似海深
学生:董耀 导师:黄海荣
黄海荣老师是我们心中敬爱的导师。您不仅以卓越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赢得了我们的尊敬,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情怀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每次组会探讨中,您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尊重我们的观点,乐于解答我们的疑问。在您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面对科研中的挑战,还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有担当的人,我们为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而感到无比荣幸和感激。
学术引路人
学生:王泽琦 导师:潘丽萍
导师如灯,照亮学海迷航;敬业如磐,铸就知识殿堂。在知识的浩瀚星海中,潘丽萍老师就像那最亮的北斗,引领我们穿越迷雾,找寻真理的彼岸。每一次的组会讨论,潘老师总能给予我们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凭借其渊博的学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拓宽我们的思维边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潘老师的教诲如同春雨般细腻,润物无声,滋养了无数求知的心灵。在学术的征途上,潘老师以严谨的态度、深邃的洞察,为我们树立了攀登高峰的标杆。
润物谢师恩,身教胜言传
学生:杨璐宇 导师:叶寰
回想三年漫漫求学路,无不受益于叶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初见您,幽默的语言、轻松的氛围,让初入新环境惴惴不安的我们无比心安。工作中,悉心指导、适度放手,让我们在科研的世界中尽情探索,勇敢追梦。生活中,充分理解、足够尊重,让我们感受到被重视与珍视。能够遇到老师,自感庆幸。作为教师,您点拨迷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您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作为朋友,您倾听心声,分享喜悦与忧愁。我们彼此信任,一同“成长”。“为师一日终生师,寸草微心难报晖”值此教师节之际际,祝福叶老师桃李满天下,教师节快乐。
博学仁爱,严谨笃行
学生:卢振东 导师:王敬慧
我的老师王敬慧是一位集医者仁心与科研精神于一身的卓越导师。在临床工作中,她对患者关怀备至,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生命。不仅在治疗上追求精益求精,还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医者风范。在科研领域,她以严谨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我们探索未知。她的工作作风严谨而又不失灵活,常常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她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在医患关系中保持细腻的同理心,也深刻理解了科研探索中的坚持与毅力。她的言传身教,使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医学事业的信念。感恩她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奉献,我将继续努力,追随她的步伐,在医学与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传承与希望
在抗击结核病的漫长征途中,结核科老大夫初乃惠主任,如同一位坚守阵地的老兵,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她深知,每一次新药临床试验的成功,都是对古老结核病的一次有力打击,是将希望带给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们的一束光。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她希望年轻一代人能够接过接力棒,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去破解那些曾经无解的耐药结核病难题,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我作为一名结核科的年轻大夫,深知从初主任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事业的深沉热爱。我将继承初主任的意志,用创新的医疗成果,去守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我也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结核病终将不再是绝望的代名词,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力量被征服的挑战。我将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医学的力量,去点亮那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患者的心灵。这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接力,是一次对生命不屈不挠的守护,是医学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