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医疗

MEDICAL CAR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 >>医疗动态

医疗

医疗动态

【行万里路 渔天下医】京蒙医疗合作进行时|第一弹②:北京胸科医院驾“CT车”驶进卧牛河镇助力“两病筛查”

作者:丛林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和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后,合作工作随即展开。7月19日,呼伦贝尔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胸科医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的“远离结节 自由呼吸”移动CT一扫双筛义诊活动在扎兰屯市卧牛河镇顺利举行,旨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医疗为民、健康共享的社会责任。北京胸科医院作为此次公益活动的倡导者,通过开展移动CT“全国行”项目,跨越地域限制,将高端医疗技术与服务直接送达民众身边,为当地居民肺癌、肺结核的早筛早诊早治提供支持,同时也拉开了京蒙医疗合作中与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的大幕。

7.jpg

  19日早晨,两辆写有“远离结节 自由呼吸”的大巴车开进了扎兰屯市卧牛河镇红旗村,相隔数十米整齐摆开,放下舷梯,简单地调试后,开始为居民进行CT筛查。领取筛查的号码,卧牛河镇的百姓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带着满足感,按顺序逐一登上CT筛查车,接受胸部CT检查。

8.jpg

  卧牛河镇的张大爷与其他镇子里的老百姓一样,听说北京胸科医院的专家走进镇子里,还带来了高级的检查设备,他就跟着老伴儿一起报了名,从来没做过CT的他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想看看这个检查是个什么感觉,同时这次检查结果,让他提高了警惕。

  做完CT检查,刚从机器上坐起来,他就被告知要到对面的医生那里。这让张大爷绷紧了神经,三步一小跑地快速走到对面坐下来,气还没喘匀就自报家门,让医生帮忙看结果。原来经过CT检查,他的肺上有一个混合密度的磨玻璃结节,需要尽快进行复查确诊。“您先坐好,以下我说的,您一定仔细听。”北京胸科医院的专家秦娜说道,“您这个肺上长了个东西,初步判断需要进一步确诊,但您一定别紧张,肺部疾病发现早,干预早,预后就会很好,所以您是幸运的。”

9.jpg

  像张大爷这样,在CT筛查中发现问题的不在少数。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李亮表示,两辆筛查车一天能够对400人进行筛查,一次低剂量肺CT扫描,能筛查早期肺癌及慢阻肺、肺结核、肺炎等多种疾病,而早筛早诊早治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不仅能够降低整体治疗费用,还能够有更好的预后,更长的生存时间。通过北京胸科医院专家现场阅片与云端实时上传扫描结果的方式,由北京、上海等地的权威专家进行远程阅片与诊断,确保了诊断的专业性与及时性,真正实现了医疗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与优质化。

10.jpg

  在谈到“一扫双筛”活动融入京蒙医疗合作的相关工作,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一直是北京胸科医院援外工作的主要合作对象,历史悠久,情深意浓。北京胸科医院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近几年快速转型,除了在结核病领域保持领先外,也在呼吸、胸部肿瘤、心脏等学科大展拳脚。他说,“一扫双筛”活动是北京胸科医院2023年在肺癌、肺结核早筛早诊早治方面推出的公益活动,目前已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山东枣庄等多地多个社区为近万名百姓进行了筛查,发现了很多早期的肺癌和肺结核,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在京蒙医疗合作的大平台上,他希望能够把这种宝贵的经验和惠民利国的筛查方式推广出去,帮助更多的地方开展筛查工作,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未来‘一扫双筛’活动会走进内蒙古更多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打造‘一扫双筛’活动示范点,并走向全国,为健康中国做出北京胸科医院的贡献。”

11.jpg

  筛查活动的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主任刘勇表示“一扫双筛”活动让百姓的身体健康真实获益,京蒙医疗合作多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医疗水平有了长足进展,但和东部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他感谢北京胸科医院多年来对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双方能够在“一扫双筛”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加强交流,帮助内蒙古自治区在卫生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医疗水平提升等方面出谋划策,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12.jpg

  呼伦贝尔市副市长孙微,呼伦贝尔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洪福,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康志强,扎兰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忱东,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杜晔、杜建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活动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