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工作动态

新闻

工作动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段鸿飞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陶勇教授联合发布国内《眼内结核诊断规范》

作者:邵玲玲 来源:结核三科 发布时间:2024-10-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眼内结核是结核病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常原发或继发在眼内组织,包括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的结核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样,是一个“伪装”大师,因起病隐匿、眼内组织获取困难、病菌检出率低、国内缺乏相应的诊断规范等,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疾病,从而被给予错误的治疗,延误早期治疗的黄金时机。依据国内诊断现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段鸿飞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陶勇教授近期联合发布了《眼内结核诊断规范》团体标准。

  该《规范》由北京胸科医院段鸿飞教授、北京朝阳医院陶勇教授牵头,国内24位领域内专家(包括13名眼科领域专家、8位结核防治领域专家、3名检验领域专家)参与制订。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眼内结核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眼科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原则和诊断类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并对相应的疾病鉴别进行了具体介绍。

  2024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对本规范也进行了详细报道,段鸿飞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眼结核病在临床不属于常见病,症状常与其他眼科疾病相混淆,如果患者本身有肺结核,累及到了眼睛,出现了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眼前漂浮物、眼红和畏光等症状,医生比较容易联想到眼结核病,如果患者没有结核病,但出现了相应症状,则需要一一排除很多眼科疾病后才可能确诊眼结核病,往往会耽误早期治疗。”该规范意义重大,对于眼内结核的诊断提供了明确依据,适用于全国各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有助于眼内结核的及时诊断及规范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