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媒体聚焦

新闻

媒体聚焦

严广璇:不枉少年行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4-11-0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巍巍大凉山,深深援彝情。友谊心中记,不枉少年行!”

20.jpg

  最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治医师严广璇即将结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为期1年的帮扶工作。离越返京之前,他有感而发,写下了短短几行诗。“这一年在越西交了很多朋友,对凉山这片土地的人和事物都有了很浓厚的感情。我希望还能有机会再重返这片土地。”严广璇说。

  2022年,北京胸科医院和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2023年8月,严广璇随第二批帮扶队来到越西。在了解当地结核病防治现状后,他认为首先要解决群众对结核病危害认识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除去在医院日常的诊疗工作,他还积极奔走在越西的各个学校、乡镇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开展大大小小的讲座。

  为了填补越西骨关节感染性疾病手术治疗的空白,严广璇带领越西医护人员从零开始,逐渐学习骨结核、骨感染相关疾病知识,为越西医院骨科的建设发展扎实了根基,并主刀完成了越西首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首例化脓性脊柱炎、首例关节结核等手术治疗,推广脊柱结核手术临床路径的实施。

  今年7月,严广璇的诊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彝族女性患者,名叫吉合小玲。吉合小玲来到医院时无法直立行走,腰部折叠成一个很大的角度,腿也不能伸直。“她当时整个人的状态非常糟糕,严重贫血低蛋白,生命垂危。”严广璇描述,由于吉合小玲非常内向,不愿说话,自己通过询问家属才了解到,吉合小玲的症状已持续了十余年时间,其间一直没有重视,其背部骨骼弯曲得越来越严重,多年来只能侧卧。

  患者的病情一刻都不能耽搁,严广璇立刻为她安排了相关检查。可另外一边,吉合小玲一家却顾虑重重:“这样的病在越西能不能治疗?要花多少钱?”原来,吉合小玲的丈夫也患有残疾,两人基本丧失了工作能力,且家里还有3个年幼的孩子,经济状况较为困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严广璇为吉合小玲做起心理建设:“对于处理这样的疾病我们很在行,有信心能帮助你!”

  消除了患者在技术上的疑虑,严广璇又迅速向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确认,明确她符合国家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

  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后,严广璇立即邀请了麻醉科病理科骨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最终定下治疗方案。他们首先通过B超透视引出脓液,减轻患者体内流动脓液的中毒症状,患者腿部逐渐能伸直了。其后,对取出的脓液和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学鉴定,进一步印证脊柱结核疾病的诊断。在放脓休养了2周后,严广璇为吉合小玲安排了第二次手术,经过多名专家的通力协作,手术历经十多个小时成功完成。

  与此同时,细心的严广璇还考虑到患者出院后仍需支付一部分医疗费用,便立即联系北京胸科医院院领导请求支持。很快,一份关于“给彝族贫困脊柱结核患者捐款的倡议书”在医院中大量转发,爱心一层一层传递 ,最终为吉合小玲筹得 捐款45757元。

  手术完成后的吉合小玲通过脊柱的矫正,腰杆挺起来了,身高都比以前增高了不少。在医护人员的长期随访照料下,她身上的刀口逐渐愈合,也渐渐愿意敞开心扉,变得开朗起来。

  8月27日原本是严广璇帮扶任务结束的最后一天,本应该随队返京的他,又因为实在放心不下吉合小玲推迟了行程。“患者最后一个刀口的线还没有拆掉呢!等我帮她把所有的治疗都做好,所有善款都交到她手里,看到她充分达到出院标准以后,我再回去。”严广璇说。

  “再过几个月,你就可以起来跳达体舞咯!”为了不让这场分别显得伤感,严广璇和吉合小玲开起了玩笑。听到这句话后,吉合小玲也顾不上刚刚眼角流下的不舍的泪水,露出洁白的门牙,哈哈大笑起来。

  “今年彝族年,邀请你来我家过年,一定要来哦!”

  “等你好了我就来你家过节!”

  两人就这样做好了约定。

  “我还会再回来的。”严广璇表示,完成了自己的帮扶任务就像完成了一个美好的心愿。这个心愿里,有他用专业技术解除患者病痛的誓言,也有他与越西人民的深厚情谊。

严广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

  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 硕士研究生

  专业擅长

  1、胸椎结核、腰椎结核、关节结核等相关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手术治疗;

  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常见退变性疾患的阶梯治疗;

  3、脊柱及关节手术后的康复指导

  科研、文章及专利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参编书籍4本。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疾病面上项目1项,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课题1项。

  社会兼职

  中国防痨协会骨结核专业分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委员

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