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第三届“燃灯”结核病与胸部疾病病理诊断研究进展学习班顺利举办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专委会、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协办,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病理专委会、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提供技术指导的第三届“燃灯”结核病与胸部疾病病理诊断研究进展学习班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京召开。本次学习班以“感染性疾病与胸部肿瘤的病理诊断要点及新进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感染性疾病与胸部疾病病理诊断水平的提升,加强本领域高质量学术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知名结核病、胸部肿瘤病理和临床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200多位业界同仁线下参加了此次学习班。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车南颖和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主任金木兰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所长李晓北致辞指出,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不仅需要团队内驱力,更离不开同行之间的互相协作,提升病理诊断水平对于提高其他学科乃至全院的医疗水平,都有着深远影响。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李亮致辞表示,北京胸科医院发展分子病理检测近十年,在结核病的非痰标本诊断上胸科医院已经步入全国前列,他希望胸科医院病理科带动基层医院通过提升分子检测水平,为结核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支持。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石怀银也发表了致辞。中华医学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刘东戈教授发来祝贺视频肯定了“燃灯”会议对于推动结核病和胸部疾病病理发展的意义。
大会分为结核病病理专项培训环节和学术讲座环节两部分,专项培训的主题是结核病诊断规范、系统性介绍常规病理、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诊断技术和要点,培训师资全部来自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团队,负责理论授课及现场带教。学术环节由感染病理专场、感染病理读片会、结核病多学科和分子病理专场几部分组成。在感染专场,多位顶级病理专家,就肺小病灶肿瘤、胸部特殊感染和EVB感染的胃癌等疑难病理诊断,从临床特征、存在的诊断难点,以及分子病理特点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并以具体临床实例旁征博引,为参会者打开了诊断思路;感染病理读片会汇总了8例疑难病例,专家由实例出发,从形态特点、结构异常循序渐进,揭晓每个病例的庐山真面目,嘉宾们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以及显微镜下病理特点,总结阐明了诊断思路,同时开阔了大家的新视角,汇报结束后通过现场投票产生了3个优秀病例,并颁发了证书;结核病多学科专场交流了结核病诊断难点、耐药结核病诊疗新进展、游离DNA技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系列研究、分子检测的应用价值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与会专家围绕结核病诊疗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分子病理专场精彩纷呈,学术讲座与病例分享交错进行,从胸部肿瘤到软组织疾病,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新颖生动。
大会期间,还为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成立会颁发了证书,首届感染病理学组组长车南颖、副组长孙磊、陈文、裴斐和各位委员领取了证书。同时进行了《感染性疾病诊断病理学》译著工作启动会,石怀银教授被聘为主审,车南颖、金木兰、刘红刚被聘为主译;王宏伟、孙磊、陈文和裴斐为副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