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北京胸科医院再次实现结核病数据流通交易,为医疗数据流通积累实践经验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与北京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数据服务框架协议,达成200万元的结核病专病数据交易意向。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如何通过高质量医疗数据与先进AI技术的结合,为结核病诊疗及研究带来新突破。此次合作标志着北京胸科医院在2023年完成结核数据交易的基础上,再次在医疗数据流通与共享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取得重要进展,为推动医疗资产开发利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北京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医疗数据作为重要的数据要素之一,被赋予了促进公共健康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北京胸科医院积极响应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在2023年完成6家医院数据流通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据共享与交易,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路径。在北京市《2024年医疗健康数据流通工作方案》要求下,北京胸科医院主动承担探索实践责任,围绕结核病专病数据形成了规范化的交易方案,并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平台,完成与北京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首批达成数据交易意向的医院之一。
此次合作的核心内容为结核病CT影像标注数据的流通交易,数据覆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的20,000例结核病患者高质量标注CT影像,数据总量约为10TB。这些数据均经过严格的匿名化处理,确保不涉及任何个人信息。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所有数据采集前已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确保患者权利得到充分保护。数据将用于可信空间内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为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支持。
由于医疗数据的流通涉及复杂的技术、法律与伦理问题。在协议签署前,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对数据交易的合规性、安全性以及商业模式进行了详细评估。此次合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数据安全:所有交易数据均进行了匿名化处理,确保个人隐私安全。数据传输与使用过程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借助可信空间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不可外泄。
法律保障:协议文本经过多轮法律审查,明确了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降低合作潜在风险。
交易机制:交易金额200万元,交易资金使用和管理透明规范,为合作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通过此次合作,我院总结了医疗数据共享的实践经验,为未来更多医院和企业参与数据流通提供了重要参考:
规范交易流程:从数据筛选、处理到交易,每一步骤均探索性地制定了规范,为数据流通探索出了一套具有推广潜力的流程。
加强行业合作:与企业的合作为医疗数据的实际应用拓展了渠道,为数据在临床应用与技术开发中的潜在价值提供了展示平台。
实现价值转化:通过数据交易,将医院长期积累的专业数据资源转化为经济与技术价值,为医院发展注入新动力。
医疗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其规范化开发与利用不仅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意义重大,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此次协议的成功签署,是我院在2023年数据流通试点工作成果基础上的重要延续。我院作为北京市22家市属医院中率先与企业确认数据流通意向的医院,不仅延续了数据流通工作的连续性与前瞻性,还体现了全院在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实现方面的系统化探索。未来,北京胸科医院将继续总结本次合作的经验,深化数据流通与共享领域的探索,在保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与更多企业开展合作。同时,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市经信局、卫健委及其他机构的沟通,完善数据管理机制,为全市医疗数据共享与流通提供更多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