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剑指肺癌!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肺癌专家齐聚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商肺癌防治大计

作者:丛林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3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2月28日,由北京肺癌诊疗中心、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间皮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缺氧生物学和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承办的“2024年肺癌诊疗精英汇”暨第八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肺癌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的300余名肺癌专家群贤毕集,以“创新引领学科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医学、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临床诊疗的新趋势和新动向,为未来肺癌的预防、治疗提供新方案和新思路。

36.jpg

  论坛为期两天,共设主会场及 11个分会场,分别聚焦肺癌围术期治疗新进展、小细胞肺癌诊疗新进展、ADC及双抗类药物新进展、免疫及靶向治疗新进展、放疗新进展、少见及罕见靶点治疗新进展、肺癌规范化诊疗、老年肺癌诊疗、肺癌医联体建设、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新型抗肿瘤药物及护理等方面内容,全方位分享肺癌防治的前沿经验。

  肺癌是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疾病。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发现的肺癌约106.6万,约75%的患者首次诊断时就处于肺癌晚期,每年约有73.33万人因肺癌死亡,5年生存率只有19.7%。在《2022年北京肿瘤登记年报》报告中显示,2019年约1400万户籍人口中肺癌发现1.26万例,死亡7800例。

37.jpg

  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根介绍道,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I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7%~92%。因此“早筛、早诊、早治”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近几年创新引领学科发展,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也得到提升,各种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双抗类药物的研发,治疗方式也在变得多种多样,肺癌治疗也正在朝着“一体化”治疗迈进。肿瘤治疗一改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多学科互助、临床科研研究,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手段,打通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肺癌防控体系,提高肺癌的防治水平,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防治服务,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肺癌治疗越来越有的放矢,从而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

38.jpg

  开幕式上,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代表医院对所有与会专家同道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度实施,胸部疾病特别是胸部肿瘤被高度关注,如何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应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成为重要的任务。这次论坛邀请了全国同行顶尖学者一起分享经验,对胸部肿瘤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他希望所有与会者能够就诊疗、药物、临床、管理模式等共同关注的话题互通有无,共同面对,通过深度交流,在学术提升、学科发展和管理创新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共同促进全国肿瘤学科的发展。

39.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在开幕式上也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肺癌早期诊断率越来越高。北京胸科医院在胸部疑难杂症的鉴别诊断有着很大的优势,首都医科大学会与医院共同做好人才培养,储备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北京胸科医院在胸部肿瘤诊疗、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他希望全国同道能够加强合作,让更多人尽快掌握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医学经验,为中国培育出更多的人才,一起为未来5年、10年构建美好的蓝图。

40.jpg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江秉华教授也对论坛的召开给予祝贺。他们表示,肿瘤学科的发展需要所有学科的共同努力,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肺癌治疗方式的每一个进步,都推动着我们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未来全国肺癌学科领域的同道要共同努力,推出更多的防筛诊治基地,加强防筛诊治的人才培养,带动整个学科的建设,在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携手合作,提出更好更精准的中国方案。

41.jpg

  据了解,作为一家以胸部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医院,北京胸科医院一直在胸部疾病特别是疑难重症的胸部肿瘤领域不断前行,“一扫双筛”进社区,人工智能助基层,治疗方式多元化,疑难手术敢攻关等,让北京胸科医院在胸部疾病领域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不仅在社会层面引起大家对胸部疾病的了解和重视,更在全社会营造出早筛、早诊、早治的氛围。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专科特点,在全北京市率先建立了肺内结节、早筛早诊、靶向治疗耐药、罕见靶点、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特色门诊。

  随着肿瘤内科胸外科、呼吸介入、核医学科等肿瘤治疗相关科室的发展,肺癌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也更加完善,在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实现患者生命全周期的管理,实现肺癌慢病化管理,提升肺癌生存率,促进肿瘤诊疗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北京胸科医院将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继续深耕科技创新,健全精准施策的医学科创体系。同时借力技术应用,打造属地数字化智慧医疗体系,引领胸部疾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为全国在胸部疾病的诊疗、科研、人才、预防等方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