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小小舌拭子,开启结核病诊断 “新视界”
日前,由北京胸科医院研发,与相关企业共同转化而来的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结核菌快速检测诊断手段引发广泛关注。该技术基于舌拭子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其快速、便捷、准确的特点有望成为解决结核病检测难题的关键突破。在3月24日北京胸科医院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医院研发团队向各界介绍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成果。
结核病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诊断方式长期面临挑战。当前,痰液检查仍是主要诊断手段之一,但存在诸多局限性。对于无痰患者,如儿童、艾滋病毒感染者等,获取痰液样本困难;即便患者能提供痰液,也可能出现样本不合格或缺乏结核分枝杆菌的情况。同时,痰液收集过程易产生传染性气溶胶,威胁卫生保健工作者及其他患者健康,且检测结果受患者年龄、病情、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开发替代的非侵入性采样方法迫在眉睫。
研发团队主要负责人、北京胸科医院细菌免疫室主任逄宇介绍道,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会在患者舌后部舌苔表面富集,这一发现为新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2020年,团队提出基于舌拭子检测结核病的大胆设想,并在3年探索后,于2023年成功研发出相关技术,随即与国内6家企业联合研发产品。
2024年起,研发团队联合全国10余家医院开展了全球首个多中心临床验证评估,结果表明,与痰液分子诊断相比,舌拭子诊断平台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6%和96.2%,模型评估表明该检测方法在结核病疫情负担不同的国家均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该研究将为开发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的结核病诊断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国际同行对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舌拭子未来将为结核病患者发现“编织一个更广阔的网”。团队研发的舌拭子产品已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权威机构认可,整合进入南非、印尼等国家的基于社区的结核病主动发现策略。
逄宇表示,从应用场景看,舌拭子诊断产品成本低、易操作、检测速度快,稍加实验室质量控制就能保证检测结果。其不依赖患者临床症状,可用于大范围筛查,实现患者早期发现,也能满足医疗机构诊断需求,为无痰或无法提供合格痰标本的患者快速给出诊断结果。此外,舌拭子采样产生气溶胶少,生物安全性高,性价比优于传统方法,是现有技术的重要替代方案。
据了解,该技术已积累国外大批量使用的高效数据和丰富经验,预计2025年7月将在国内逐步推广该技术,2026年应用于大面积筛查,助力结核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