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工作动态

新闻

工作动态

【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资讯】AI驱动病理新变革 探索数智化诊断与精准医疗未来

作者:柴晓东 来源:病理科 发布时间:2025-08-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06.jpg

  2025年8月8日,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病理学专场暨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胸心学组与感染学组联合学术会在京落幕。本次分论坛以 “AI 病理的临床实践与展望”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病理诊断、科研创新及学科建设中的应用成果与发展方向。

  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车南颖主持,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树学,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委、北京医院首席专家刘东戈致辞。孙树学指出,在北京胸科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要以此为契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他强调了医院对数字病理的大力支持,指出数字病理是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创新提供强大助力。刘东戈表示,数字病理不仅能够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将推动病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为精准医疗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病理科建设:病理数智化的转型实践

  随后,车南颖主持了第一阶段的报告,重点探讨智慧病理科建设路径。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张金带来了“区域病理数智化实践探索”,分享了全国领先的、以四大平台为核心的区域病理数智化体系建立的宝贵经验;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陈文带来了“AI病理诊断在整合医学数字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他指出整合医学有利于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并强调分步骤进展;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高杰系统阐述了AI在常规组织病理切片分析、辅助判读中的最新进展与成熟案例,让我们看到了AI在提升诊断一致性、减轻病理医生工作负荷、优化工作流程方面的巨大潜力。

  专科病理突破:AI 助力肺癌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

  深圳市南山区临床病理诊断平台笪冀平主持了第二阶段的报告,聚焦 AI 在专科病理中的深度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李莉展示了AI在心血管病理诊断(如心肌病变、结构性心脏病等)中的独特优势和应用成果,为复杂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北京胸科医院赵丹将AI的应用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患者预后预测,通过整合病理图像、临床数据等多模态信息构建预测模型,为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生存评估提供了基于病理的强大工具,是精准肿瘤学的重要实践探索。

  圆桌论坛聚焦 AI 病理临床转化的机遇与挑战

  圆桌论坛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陈东主持,北京地坛医院孙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朱翔、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刘艳丽、北京协和医院李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欣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李倩茹展开讨论。论坛主要围绕“AI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辅助价值”“结构化病理报告的临床应用”“AI技术在病理科研中的热点应用”三个主题展开,大家普遍认同AI目前的核心定位是强大的辅助者,它能显著提升诊断效率(尤其在大规模筛查、重复性工作方面)、提高诊断一致性、减少人为误差,并为病理医生提供定量化、标准化的参考依据。同时,大家高度肯定了结构化病理报告的价值,结构化的报告更清晰、更规范、更易于临床医生理解和利用,是实现精准诊疗的重要桥梁。

118.jpg

  活动最后,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红刚进行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不仅呈现了AI病理领域最前沿的进展和思考,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的交流和碰撞,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动力。他指出,本次会议展示的 AI 病理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人机协同”是核心模式,数据是基石,标准化是命脉,整合与创新是未来方向,伦理、法规与落地应用挑战并存。在未来实践中,一方面,深化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成熟可靠的AI工具在临床诊断、科研和结构化报告中落地应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病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服务价值,最终惠及广大患者,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病理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