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马玙教授事迹宣传媒体座谈会在北京胸科医院召开

作者:李云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1-12-1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1.jpg

  12月8日上午,在市卫生健康委党委的指导下,在市医管中心党委的支持下,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马玙教授事迹宣传媒体沟通座谈会在北京胸科医院召开。市卫生健康委公众权益保障处副处长姚秀军带领工作团队和14家中央、市级主流媒体团队走进北京胸科医院,梳理总结马玙同志先进事迹。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庞宇以及马玙教授的学生、身边工作人员等参加了座谈会。

12.jpg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对总结宣传马玙教授先进事迹高度重视。马玙教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待患如亲。马玙教授是继李桓英教授之后,首都医疗卫生系统又一位楷模,是最美科技工作者,是潜心科研攻关、勇攀科技高峰的医学大家,是66年如一日,默默为结核病防治事业奉献,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代表,是首都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宣传马玙教授的先进事迹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就是弘扬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精神,就是践行一心向党,全心为民的崇尚追求。

13.jpg

  潘军华同志代表北京胸科医院党委表达了对上级党委的感谢,对媒体朋友的欢迎。他说,北京胸科医院栉风沐雨66载,从最初的中央直属结核病研究所、医院,承担国家结核病防治重任,到今天的以结核病和胸部肿瘤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我们始终传承着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从何穆、范秉哲、裘祖源这些闪光的名字,到今天的“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最美科技工作者”马玙,这是胸科红色基因的赓续。马玙教授是我院众多优秀医务工作者中的代表,已经年近90岁高龄的她依然坚持出门诊,坚持每天到岗工作,临床、科研、教学她一样都没落下。面对患者,她永远和蔼亲切,把患者的健康系在自己心间;面对荣誉,她却总是谦虚的说:“我就是一位岁数比较大的医生,做了我该做的工作。”

  “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医生的一点点关爱,就可能改变患者的一生。”这是马玙教授常常和身边的学生、同事说的话。党龄61年,工作66年的马玙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她会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细节中让患者感到温暖和舒适,比如每次听诊前,她会用手先把听诊器捂热;听完前胸听后背时,她会自己走到患者背后;每次给老年患者做完检查,她总要扶着对方下了诊查床再去开处方,生怕患者不注意摔了等等。

16.jpg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马玙教授的工作,与会人员共同来到马玙教授工作的实验室。当大家见到这位满头银发,步履轻盈,神采奕奕的90岁老人时,都对她坚毅、乐观、豁达、亲和的精神状态敬佩不已。听着老人讲述的医患故事,大家深受感动的同时,对医者情怀、大医精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7.jpg

  下一步,医院将从马玙教授的爱国情怀、使命担当、医者仁心、科学精神、党性修养、服务社会及造福百姓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推动马玙教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