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北京胸科医院发热门诊持“硬核标准”开诊为社会服务
.jpg)
11月26日,北京胸科医院发热门诊正式开诊,它将承担起新冠病毒检测、筛查、临时收治、转运的任务,助推北京市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扩大监测范围,为北京市副中心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保驾护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发热门诊位于院内东侧,配备了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不仅设计了“三区两通道”的方案,保证实验室与一般区域相对隔离;同时还配备了独立的空压、负压系统,并通过在排气端安装高效臭氧灭菌器,避免系统运转时污染室外环境。此外,发热门诊区域供氧、供气均与医院其它区域完全隔离,并具备远程遥控功能,能够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解决呼吸道传染病最有可能的空气污染传染方式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问题。


该建筑长约87m,宽约15m,建筑面积1298㎡,用地面积2135㎡,建筑高度4.9m,采用类似小汤山医院的集装箱板房设计解决方案,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抗震等级更是达到了8级。门诊内严格按照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来进行设计分区。设有2间发热门诊诊室、3间留观病房、一间负压病房、一间负压监护病房;兼备咽拭子采集室、化验室、PCR实验室、CT等功能。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介绍,医院发热门诊是一个区域完全独立的门诊,面积虽然不大,但功能非常齐全,从初筛、采集、提取,到检测、留观、转运,实现了一体化流程。同时门诊配备医疗废物处理功能,所有医疗垃圾、污水乃至空气都将通过抽真空和蒸汽脉冲灭菌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后,再通过统一出口对外排放,防止二次污染。此外,李亮表示,除了新冠疫情防控职能,未来发热门诊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承担起院内所有发热症状的筛查功能,把好疾病预防的第一个关口,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为大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据了解,北京市医管中心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积极应对今年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峰,组织开展市属医院发热门诊一院一策优化工作,计划2020年11底前完成,全面形成服务能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发热门诊提升改造项目于今年7月4日开始施工,10月30日完成竣工验收。是市属22家医院“一院一策”发热门诊提升改造项目中第一个完成竣工验收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