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胸科创新大会资讯】“首届胸科创新大会”胸部肿瘤论坛成功举办
金秋时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首届胸科创新大会”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主题为“聚焦胸部疾病,推动协同创新”。胸部肿瘤论坛作为大会分论坛之一,以线上形式于11月5日下午隆重召开。正值“国际肺癌关注月”,胸部肿瘤论坛备受关注,本次论坛邀请到数十位肿瘤领域资深专家学者,汇聚最前沿的创新资讯和最热点的学术研究,共同助力胸部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实现新突破、达到新高度。
本次论坛特邀请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专家许绍发教授、肿瘤内科专家张树才教授和李宝兰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专家刘喆主任、张同梅主任和胡瑛主任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杜晔为论坛致辞,她首先向参会的专家、同道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希望通过学术交流加强合作,共同为胸部肿瘤特别是肺癌的防治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坛学术环节分为“免疫、靶向、综合、前沿”四个篇章,聚焦肺癌诊疗领域的热点难点。“免疫篇”由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胡兴胜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徐燕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汪进良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晓燕教授分别以“NSCLC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和“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为题,针对不同分期NSCLC的免疫治疗现状及新进展进行分享,对未来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讨论环节的三位嘉宾分别是北京医院李旭教授、北京胸科医院周世杰教授和李曦教授,针对NSCLC围术期治疗新格局以及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面临的诸多困惑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曹邦伟教授和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担纲主持“靶向篇”。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刘雨桃教授以“NSCLC靶向治疗进展及思考”为题,分享了2022年晚期NSCLC EGFR和ALK通路相关的最新进展。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秦海峰教授带来专题为“NSCLC少见/罕见突变靶向治疗进展”,对晚期NSCLC少见靶点治疗进行综合盘点,新药不断问世,对临床研究数据进行了详尽解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玉艳教授、北京胸科医院唐俊舫教授和王群慧教授探讨了关于目前靶向治疗相关的耐药机制、耐药后治疗策略、突变患者的全程管理等热点问题。
第三篇章“综合篇”由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和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担任主持。北京协和医院王颖轶教授分享“抗血管生成治疗现状与思考”,对肺癌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详细梳理。“III期不可切除NSCLC”是中日医院杨萌教授带来的讲题,对III期不可切肺癌的治疗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姚舒洋教授、北京胸科医院马丽教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万蕊教授对免疫治疗时代抗血管生成治疗应用的作用、III期不可切除肺癌的治疗困境进行了探讨。
“前沿篇”由解放军总医院杨波教授和广安门中医院张英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程渊教授分享“免疫治疗发展方向”,充分阐述包括免疫治疗标记物的探索方向等前沿问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卓明磊教授对“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肺癌寡转移治疗”由北京胸科医院张权教授分享,对寡转移这部分特定肺癌人群的治疗进行了系统阐述。讨论环节的三位嘉宾分别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陈闽江教授和北京胸科医院的胡明明、史亮教授,分别对免疫治疗时代到来后,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个人观点的阐述。
最后,三位大会执行主席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一致认为本次胸部肿瘤论坛进一步强化了肺癌的规范化精准诊疗理念,聚焦肺癌临床实践、基础转化研究、新药研发等最新进展,对肺癌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本次论坛直播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胸部肿瘤论坛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