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胸科创新大会资讯】聚焦前沿热点问题 关注技术交流共享——“首届胸科创新大会”胸外科论坛成功举办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届胸科创新大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之畔隆重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聚焦胸部疾病,推动协同创新”。胸外科论坛作为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于11月6日上午顺利召开。
恰逢“国际肺癌关注月”,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胸外科领域的二十余位领军人物,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十余家胸外科主任,阵容强大,报告内容丰富、详实,聚焦早期肺癌和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热点问题,关注目前国际先进外科治疗技术,共同助力推动胸部肿瘤外科的发展和协同创新。
本次论坛由我院著名胸外科专家许绍发教授,刘志东教授及刘树库教授担任论坛主席,王子彤教授担任论坛执行主席。
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在线上为论坛致辞,他强调了胸外科的创新发展对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论坛交流学习、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促进我院胸外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再创新的辉煌。
北京胸科医院老院长、著名胸外科专家许绍发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刘德若教授以及北京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论坛分为手术篇和围手术治疗篇,9位胸外科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涵盖了早期肺癌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外科手术方式的演进、经验与病例分享、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胸腺瘤的外科治疗、肺移植以及围手术期ERAS快速康复等,同时就胸部肿瘤外科治疗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为胸外科同道提供了一场技术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实用的学术盛宴。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是本届论坛胸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扩大切除曾被视为胸外科手术的难点,但是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胸外科医生已经把关注的重点放到新辅助免疫治疗模式,目前研究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联合化疗模式能够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达到主要甚至完全病理缓解,提高R0切除率。这是胸外科医生梦寐以求的结果,也是患者梦想照进现实的开始,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成为专家们探讨的重点。
以磨玻璃结节为特点的早期肺癌的微创外科治疗以及围术期的管理是本次论坛的另一个焦点。肺磨玻璃结节是目前胸外科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病人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早期肺癌,但是这类肺癌与传统的实体肺癌完全不一样,比如生物学模式、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类型等等,因此在手术方法和手术范围上存在很大差异。与会的各位专家结合大会讲者的发言,根据自身的微创外科手术经验,抛砖引玉、求同存异,达成了关于肺磨玻璃结节外科治疗的基本共识,为学科发展确立了方向和准则。
此外本次大会还在纵隔肿瘤特别是恶性胸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肺移植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与会同道们获益匪浅。
本次胸外科论坛虽然只有短短半天的时间,但是大家参与交流讨论的热情高涨,新的理论、观点不断地冲击着大家的头脑,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最后论坛主席刘志东教授和刘树库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一致认为医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各学科的协同聚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秉承本次大会的宗旨“聚焦胸部疾病,推动协同创新”,以胸外科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力争在临床科研方面取得新突破,才能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