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通讯】站在北京望全国——北京胸科医院用行动助推健康中国战略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3-03-2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在北京胸科医院“让肺部更健康,胸科在行动”——202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新闻发布会上,医院党委委员、副院所长、新闻发言人李亮整体介绍了北京胸科医院在助推健康中国战略上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

14.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原名 “中央直属结核病研究所、中央直属结核病医院”。2010年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是北京市属三级甲等公立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临床医学院、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委单位、北京市结核病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北京胸科医院以诊治结核病、胸部肿瘤以及胸部疑难重症疾病为主要特色,引领着全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疫情三年,北京胸科医院充分发挥了胸部疾病诊疗特色优势,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还拥有一支集胸外、肿瘤、心脏、呼吸、消化、骨科、重症等特色学科为一体的胸部疾病学科群。我们有着北京市最短的心梗抢救绿色通道,从进入医院心脏中心到导管室做介入治疗仅有11米的距离,耗时45秒到达。医院突出心肺协同诊疗、多学科综合诊疗疑难重症胸部疾病,建立了涵盖胸部肿瘤内科、外科、放射诊疗,中西医结合诊疗,心脏疾病合并呼吸疾病、胸部肿瘤的协同诊疗,消化道肿瘤诊疗等多学科协同诊疗中心,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乃至京津冀地区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组成板块,为我国的健康中国战略发挥着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医院的结核病学科作为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专科建设项目,在结核病的诊疗、预防、康复,耐药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治疗的临床、科研等方面均排名第一;医院的胸外科不仅可以完成普通的肺叶切除术,还能够完成纵隔大肿瘤、气管隆突再造等极其复杂的手术。目前,医院气管镜一年完成10000多例,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在北京市属22家三甲医院中排名第一。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结核病防治技术依托单位,医院始终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服务。先后牵头成立了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全国结核病临床试验合作中心(CTCTC)以及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IATB)等,致力于提高全国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结核病诊疗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结核病防治工作构建了一张合作网,提升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能力水平,为缩小东西部差距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此外,医院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互联网医院平台以及互联网医院集团和医生集团、临床科研数据平台和标准化数据库、结核病影像数据库;参与了抗结核病新药、新诊断技术和新疫苗的研发工作以及新治疗方案的制定工作,为中国耐药结核病患者寻觅曙光。我们在全国开展网上诊疗、远程医疗、网上教育培训,组织开展面向全国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培训、督导检查、诊疗质控和考核等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工作。北京胸科医院还负责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临床诊疗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并积极开展和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确定的唯一一个结核病领域的合作中心,推动着我国技术策略与国际接轨。

  近几年,医院发展进入快速通道,不断强化优势学科,逐步补全学科种类,并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入选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百强榜单,结核病学科更是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连续7年稳居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呼吸病学科全国排名第33名。

  工作成绩的取得源于两个方面原因:第一,胸科医院从成立开始一直秉承医、教、研、防一体的发展模式,尤其是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是我们发展的主要优势之一,也是符合现代化医院发展的趋势;第二,取得这些成绩源自学科群的巨大支撑,是医院肿瘤、胸外、心脏、呼吸、消化、中医、骨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北京胸科医院将在现有的学科基础上,发展更全面的学科群,发挥集群效应,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建成“强专科、精综合”,以胸部肿瘤、结核病、心肺协同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胸科医院。继续加强科研创新,新药物、新疫苗、新技术研发,更好地服务全国患者。加强国际合作,让中国的声音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