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医疗

MEDICAL CAR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 >>医疗动态

医疗

医疗动态

【医疗合作】北京胸科医院携手承德市第三医院的医疗合作纳入第二批医联体建设项目

来源:医务处 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5月11日,2024年京津冀医联体十年建设的现场推进会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党委书记潘军华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代表,接受了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为北京胸科医院与承德市第三医院的“京津冀医联体”授牌。

  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钟东波、天津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先夺、河北省卫健委主任王现坤,沧州市市长向辉、副市长王晓玲出席。钟东坡表示,全面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对于平衡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提升京津冀地区医疗服务协同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jpg

  京津冀协调发展

  互联互通共创未来

2.jpg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十年来,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三地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区域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组建京津冀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一系列重点任务,通过整体托管、合作建院、专科共建、科室合作等模式以及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提质扩面等形式,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引导三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合理布局,着力打造资源共享、互惠合作、协同发展的京津冀医联体。目前,三地卫健委联合确认两批京津冀医联体单位,覆盖河北省所有设区市和雄安新区。首批京津冀医联体中,共有28个京冀医联体,包含北京的18家牵头单位、河北的26家成员单位。第二批30个京津冀医联体名单,其中共有11个京冀医联体,包含北京的10家牵头单位、河北的11家成员单位,北京胸科医院与承德市第三医院纳入第二批京津冀医联体建设项目中。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

  “联体”共建“连心”共赢

3.jpg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5月12日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京津冀三地紧紧把握新时代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协同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稳扎稳打,踔厉奋发,笃行不息,将总书记擘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宏伟蓝图变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自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与承德市第三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以来,积极对接承德市第三医院,围绕开展学科建设、临床诊疗、疑难病例会诊、远程医疗合作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医疗合作模式,取得初步成果。双方将以此次加入京津冀医联体为契机,聚焦肿瘤和传染病专科发展,深化细化合作内容,形成区域间补位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医疗合作由“联体”向“联心”转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京津冀医联体工作十年磨一剑,北京胸科医院将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政策支持下,贯彻二十大精神,聚焦重点学科,以北京胸科医院胸部疾病的优势诊疗医疗资源为突破口,通过信息互联互通,不断输出品牌、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多形式、多途径深入推动京津冀医联体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辐射带动医疗服务能力协同提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流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目前,北京胸科医院实现了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异地就医免备案、医保联网结算等便民惠民举措,为患者节省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减轻经济负担,也使得看病就医变得更高效便捷。未来胸科医院将进一步盘活京津冀区域医疗资源,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纵深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