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临、理”携手辩真“甲”——胸科病理助力乳甲外科迈上新台阶
2025年5月,北京胸科医院外科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点——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胸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姜楠及其团队成功开展了甲状腺癌的根治手术,为北京胸科医院外科的发展添上了重要一笔。病理科作为外科搭档,在为患者术前评价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上,提供了最直接、最精准的诊断。
甲状腺疾病的高患病率,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关注。准确、快速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至关重要。目前国际国内相关指南将甲状腺结节穿刺(FNA)作为评估甲状腺疾病的最常用的方法,FNA是在超声引导下将细针穿入甲状腺结节内,采集病灶内少量细胞,进行细胞病理诊断,判断良恶性。FNA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使患者无需动刀就能知道体内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我院乳甲外科团队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坚持严谨、精准、安全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甲状腺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测(FNAC)是我院病理科新开展的项目,通过细针将甲状腺肿块部位的细胞抽吸到注射器中,抽吸出来的细胞会被均匀涂抹到载玻片上,针头残存的细胞会被放入液基保存试管里,经过固定、制片、染色制成细胞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来判断细胞的良恶性,做出诊断。病理诊断被称作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治疗方案,责任重大。病理科主任车南颖带领病理医师,从标本的固定、制片方法的选择,以及最终的诊断,环环把关,遇到有争议的病例,还会请多位专家会诊共同讨论做出诊断,切片之下,真相浮现。小小玻片的方寸之间,是病理人谨慎地判读,精准地诊断。
FNAC是依靠形态学与细胞特征进行诊断,对于不典型改变以及滤泡性肿瘤的鉴别,细胞学诊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穿刺诊断结果,病理科同时开展了穿刺标本的BRAFV600E检测,它是基于分子水平的突变分析,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BRAFV600E突变具有高特异性。我院已经确诊的甲状腺癌的病例,均检出了BRAFV600E突变。从形态到基因层面的双重检测,在术前精准确定了甲状腺结节性质,为接下来的手术方案(是甲状腺叶切除vs全切)提供了科学依据。细胞诊断与分子检测的“双剑合璧”让“真甲”易辨!
微创精准、一针解惑。病理科与外科紧密协作,犹如医学领域的黄金组合,共同为甲状腺疾病患者保驾护航,让诊断更明确、治疗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