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资讯】第二届胸科感控分论坛收官 前沿成果为就医安全 “加码”
看病住院怕感染?医院里那些看不见的病菌如何防控?8月9日,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感控分论坛上,全国150家医院的专家们带来了一堆“硬核”解决方案,从手术室消毒到儿童诺如病毒防控,从中医诊疗风险防范到传染病手术安全保障,这些和咱老百姓就医安全息息相关的话题都有了新答案。
感控分论坛以“融合创新,智领未来”为主题,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办,通州区院感质控中心等多家单位协办。来自全国的感控专家、护理骨干和临床医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给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升级加码”。
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在分论坛致辞中表示,北京胸科医院建院70周年,分论坛不仅要展示医院成果,也要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感染防控工作关系重大,专家们的智慧分享能给医院感控工作注入新活力,让患者就医更安心。
论坛上,12位专家带来了满满“干货”。北京医院的蔡虻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力不足、设备老旧等问题,给出了全流程优化方案,让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更有保障;北京天坛医院的张越巍推荐了消毒湿巾在环境清洁中的使用,还介绍了“222纳米波有人空间持续消毒”等新技术,以后在医院里,看不见的病菌可能随时被“消灭”。
看牙的时候会不会感染?北京口腔医院的辛鹏举详细讲解了口腔门诊的感染管理要点,从诊疗器械消毒到牙椅水路污染防控,都给出了系统化方案,让大家看牙更放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佳奇结合院感暴发案例,深入解析了院感采样方法与结果判读,通过手术室气腹管清洗、超声耦合剂微生物污染等实例,让大家明白精准采样能帮医院找准感染源头,更好地控制感染。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的杨艳秋分享了“多学科联合管理”创新模式,凝聚“科内、临床、管理、成效”四方共识,让医院各部门联手防控感染,给患者更全面的保护。
北京安贞医院的朱晨曦分析了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感染现状与风险因素,揭示了手术质量管理与感染预防的紧密关联,让做心脏手术的患者更安心。
北京胸科医院的谢忠尧全面阐述了艰难梭菌感染现状、实验室诊断及高危人群监测,提出了涵盖合理用药、接触隔离、强化环境消毒等关键环节的防控策略,让大家对这种肠道感染的防控更有底;医院感染科于磊介绍了重症结核病患者的气道管理策略与感染防控体系,强调多学科协作落实防控措施,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加上“安全锁”。
除此外,北京地坛医院的田地聚焦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识别,梳理常见病种、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帮助医院更早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减少传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的张淑颖剖析了中医诊疗中的感控风险点,涵盖环境布局流程、复用器械处理、人员防护等方面,让接受中医治疗的百姓更放心;北京佑安医院的崔璨基于手术室感染案例与主要病原体分析,分享了提升传染病医院高风险手术精准防控水平的关键策略,让传染病患者手术更安全。
家里有孩子的家长要注意了,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的于磊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了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特别强调要关注隐性感染期的传染性控制,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医疗护理处副处长朱晓瑞总结道,本次论坛为后疫情时代的感控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感控工作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构建“人-机-环境”协同的防控体系。同时,还提出了四点倡议,包括筑牢消毒供应、手卫生等基础环节的“防火墙”,加速先进技术的应用,织密区域协作网,培养复合型人才等。他相信随着这些成果的落地,老百姓在医院就医会更加安全,感染风险也将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