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重要新闻

新闻

重要新闻

【胸科风采】一切奉献,皆是热爱——北京胸科医院2021年度先进工作者和集体风采展示(二)

来源:工会办 发布时间:2022-01-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匆匆而过,特别是非比寻常的2021年,更是有很多值得我们记忆的人与事。

  这一年,全院上下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开新篇、谋新局、奋楫新时代。

  这一载,胸科人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冬奥筹备与保障等主题内容,从服务患者,服务医院,服务社会入手,为医院的发展努力奋斗着。

  这一岁,示范性研究型病房的获批、结核病学科继续蝉联全国榜首、互联网医院和新网站的成功上线,胸科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着医院迈入全国百强医院的行列。

  这一春,援边疆、进大山;树典型、传大爱;做宣传、讲科普。胸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赓续红色基因,践行着白衣使者的崇高使命。

这一切的背后,

是全院职工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

更是全体胸科人的不断耕耘与智慧结晶。

2021年度,北京胸科医院在全院范围内

评选出15名先进工作者和5个先进集体。

一切奉献,皆是热爱,

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

6.jpg

  优秀医师:医学影像科 王东坡

7.jpg

  求实求是,明心律己。

  ——王东坡

未标题-1.jpg

  王东坡在科内主要负责各种影像诊断,同时承担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前磨玻璃结节定位、各种腔隙置管引流、氩氦刀治疗以及乳腺肿瘤术前定位等工作。他积极参加疫情防控保障任务、参加发热门诊值班、加入医院核酸采样储备队。2017年,王东坡作为第一批京蒙对口支援人员,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医院进行支援工作。期间多次为当地医务人员讲课,并进行疑难病例会诊等工作,同时帮扶支援单位开展CT引导下穿刺活检,实现了该院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先河,获得“对口支援先进个人”称号。王东坡在保障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曾获得北京市卫健委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一项、北京市卫健委三年滚动重大项目资助一项。

  2021年,王东坡书写、审核CT报告超过16000份,核磁报告800余份,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他独立完成CT引导下穿刺活检、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各种腔隙置管引流、氩氦刀手术及乳腺癌术前定位等超过500例,满足医院大量临床需求。王东坡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2篇,累计影响因子11.4分。他代表医院参加首都医科大学影像学系年终读片巅峰对决,取得优胜奖;参加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21年学术大会,获得病例讨论会优胜奖。

  优秀医师:重症医学科 康乃民

9.jpg

  医德是根,医术是基。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我都会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护佑生命。

  ——康乃民

未标题-2.jpg

  在重症医学科,康乃民作为高年资医师,积极团结科室同事,认真完成科内急危重症的诊疗工作。2014年,康乃民作为援疆干部,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工作一年。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给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急诊科ICU带来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和系统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流程。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康乃民积极参与通州区疫苗接种保障任务、参加医院发热门诊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2021年,重症医学科共收治急危重症患者100例,康乃民对重症结核病的诊疗提出了新的思路。他提出,对重症结核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序贯性机械通气策略,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医疗费用,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他在相关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撰写了相关研究的SCI论文并发表。康乃民和科室同事一起,完成了全院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诊疗工作,其中胸腔巨大肿瘤等疑难复杂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得到手术科室的好评,为患者术后康复保驾护航。

  科研楷模:药物学研究室 陆宇

11.jpg

  勤奋、求实、坚持,追求有价值的科研。

  ——陆宇

未标题-3.jpg

  陆宇,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药物学研究室主任。

  陆宇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国防痨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结核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她致力于抗结核药物药理学研究,建立了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抗结核新药药效学平台;主持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同时,她还牵头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扬帆计划”结核病专科药学建设。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2021年,陆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5项,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组织撰写并发表专家共识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3名。

  技术标兵:医学影像科 孙萌萌

13.jpg

  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

  ——孙萌萌

未标题-4.jpg

  孙萌萌工作严谨认真,服务患者热情周到,做到了零投诉、零纠纷,经常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她积极学习工作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先后考取CT、核磁、乳腺、DSA多项大型仪器设备上岗证。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发热CT筛查的一线,能独立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胜任临床工作。为实现门诊患者零预约,孙萌萌主动参与平日中午、晚上以及周末全天侯加班工作。

  2021年,孙萌萌多次参与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现为北京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第九届委员会CT学组委员。参与2021年度“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荣获二等奖。她作为科室青年文明号号长,带领和引导科室青年立足岗位、甘于奉献、优质服务,大家齐心协力,成功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作为科室宣传员,她多次参与策划由科室主办的国家级培训学习班,并独立完成宣传报道工作;负责科室微信公众号运营及科室文化宣传报道工作。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与多项志愿服务工作,主动报名参与为职工采样核酸,组织策划捐书活动,带领和引导青年立足岗位、甘于奉献、优质服务,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

  护理之星:骨科 王倩

15.jpg

  真心实意为患者,踏实勤恳做工作。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以患者为中心,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换取患者的舒心与安心。

  ——王倩

未标题-5.jpg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王倩能够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医德规范为行为准则,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她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冠疫情期间,她积极担负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王倩深知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在临床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了解本专业最新进展,不断积累经验。在科研创新中,她善于总结,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科室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她认真耐心、精益求精、言传身教,帮助新护士快速成长,使其尽快适应科室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

  2021年,王倩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进行院内讲课1次。在工作中,王倩以身作则,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同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