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党建引领 凝聚力量】巍巍大凉山 深深援彝情——北京胸科医院赴凉山州调研慰问援助专家
山海不为远,千里心相连。8月11日至13日,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带队,党委办公室主任谢娜、医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马丽、宣传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焦媚、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兰汀隆、急诊科主治医师李文胜等一行赴四川省凉山州开展调研帮扶工作,并看望慰问我院援助医疗队专家结核一科副主任医师杜亚东和骨科主治医师严广璇。
带领当地医护从零认识骨结核
8月12日上午,一行人首先到达北京胸科医院对口援助的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调研慰问,座谈会上,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高举介绍了该院近年来依托国家援助大凉山战略工作所取得的发展建设成绩,并对北京胸科医院长期以来的帮扶工作表达感谢。严广璇于一年前来到大凉山,援助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到达凉山后,严广璇带领当地医护人员从零开始逐渐认识骨结核、骨感染相关疾病,为当地医院骨科的建设发展扎实了根基,主刀完成了当地首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病例、首例化脓性脊柱炎病例、首例关节结核等手术治疗,填补了当地骨关节感染性疾病手术治疗的空白,推广脊柱结核手术临床路径的实施。多次为艾滋病病人会诊并完成高难度脊柱手术,因表现优异,获得中共越西县委县政府颁发的“2023年艾滋病防治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颁发的“感谢状”等。
潘军华首先感谢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对援助专家的关心、关爱以及对援助医疗专家工作的支持,他指出,北京胸科医院在驻点帮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一步将结合我院优势加强帮扶,在帮扶上更加精准,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人才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巩固援助成果。随后潘军华代表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将严广璇为彝族贫困脊柱结核病人募捐的人民币45757.00元善款交到病患家属手中。潘军华表示,近日,严广璇为了挽救一名彝族女性脊柱结核患者,向我院发出募捐倡议,这一行为得到了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决定尽力帮助这位患者解除病痛,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这位彝族同胞战胜病魔,传递生命的热度。
加强交流 助力四病同防
结束上午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调研工作后,潘军华一行驱车赶往美姑县人民医院进行第二站调研慰问。在美姑县人民医院座谈会上,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阿侯尔叶表示,北京胸科医院在推进美姑县人民医院医疗、学科、人才、教学各方面工作上不遗余力,尤其在开展培训督导、健康教育、义诊宣教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随后我院援助专家结核一科副主任医师杜亚东作援助工作汇报。杜亚东继2023年完成一期援助大凉山的任务后,因为表现优异留任半年,继续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杜亚东深知援助不仅要援技术,还要援意识、援思路。一年多的时间里,杜亚东多次与县医院医护人员和其他援助专家一起前往各个乡镇进行义诊,为身处山峦沟壑之中,交通不便的彝族老乡测血压、测血糖,阅读胸片、CT等数千份。杜亚东感受到彝族同胞的迫切需求,积极促成凉山州第七人民医院加入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专科联盟;参与、指导美姑县人民医院结核规范门诊建设;通过加强县卫健局、疾控、医院之间联系,与共同支援老师沟通,合力开展四病同防工作。充分思考着为这里真正留下点什么。
潘军华在讲话中,回顾了北京胸科医院对口帮扶凉山州的历程。北京胸科医院自2021年开始承担对口支援四川省凉山州结核病防治工作,一直以来我院积极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北京市卫健委关于支援凉山州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任务,协助当地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规范结核病患者诊疗,进一步提高当地结核病诊疗和管理水平,为结核病患者尤其是偏远及基层地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在两地两院的支持下,通过“师带徒”传帮带工程一对一培养彝族当地人才,建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助力当地医院结核病防治攻坚行动。
勇担社会责任,践行援助精神,是医者的使命,也是医者的担当,潘军华表示,一直以来,北京胸科医院积极开展援外工作,以有效的帮扶模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外辐射,让“输血”变为“造血”。院领导心系援助成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对援助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未来,我院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支持凉山州医疗的发展建设,协同发展,同频共振,这份跨越山海的帮扶情谊也将愈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