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临床导向创新,引领学科前沿 | 北京胸科医院逄宇教授跻身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第七版榜单”,北京胸科医院细菌免疫室主任逄宇教授凭借其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成功入选“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第七版榜单”通过对科学家发表论文数量、论文引用次数等多项指标进行建模分析,观测全球科研学者,从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全球在“终身科学影响力”和“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方面表现卓越的科学家。 在“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中,共有217,098位科学家入选,他们在各自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有10,687位,占比4.92%。在“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中,全球共有223,153位科学家入选。其中,中国大陆学者27,165位,占比12.17%。
逄宇,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细菌免疫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编委、《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等。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科技新星”、北京市卫健委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以及北京市医管中心“登峰人才”等。
逄宇教授长期从事结核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核病诊疗新技术研发和宿主免疫互作机制等,是我国结核病学科领域的科研杰出人才。他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结核抵抗者队列,系统解析了结核抵抗者发病的天然免疫机制,并筛选到新型免疫治疗药物;深入探索结核病免疫缺陷的信号调控网络,鉴定适宜全人群的结核病检测的新型诊断标志物,据此开发新型结核病疫苗,为2035年终止结核病目标实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他主持开展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 Mol Immunol、Eur Respir J、 Clin Infect Dis、 Emerg Infect Dis、Clin Microbiol Infect 等期刊发表文章 180 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0 余项,实现成果转化 5150 余万元;近5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重要科技奖励6项;荣获北京市事业单位记大功奖励和北京市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在2024年4月WHO举办的结核病西太平洋地区指南解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逄宇教授能够入选“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不仅是对其个人综合科研能力和结核学科领域较高世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北京胸科医院的一项重大荣誉,表明我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激励我院更多科研人员积极进取,对推动我院结核学科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北京胸科医院将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助力医院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临床诊疗服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