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

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工作动态

新闻

工作动态

【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资讯】聚焦前沿进展,共谋呼吸疾病诊疗新篇章

作者:冯会颖 来源:呼吸科 发布时间:2025-08-2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25年8月9日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在京举行。其中呼吸分会场作为大会的核心板块,吸引了国内呼吸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前沿进展与创新诊疗策略。 

微信图片_20250911153133.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胸科创新大会在推动学科交叉与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当前呼吸系统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尤其在结核病并发症、罕见病、重症哮喘等领域,亟需临床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他呼吁与会者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深化交流,推动我国呼吸病学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寰则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强调了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他表示,本次分会场的议题设计紧扣临床需求与科研前沿,涵盖从常见病到罕见病的全方位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将有力促进呼吸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在学术环节中,多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永昌深入分析了结核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复杂关联,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了新思路。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凯峰详细阐述了全肺灌洗术(WLL)的操作规范与最新进展,强调了标准化流程对提升疗效的重要性。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安立分享了重度哮喘的表型分型与生物靶向治疗的前沿成果,为优化难治性哮喘管理指明了方向。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卜小宁系统介绍了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分型与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作为东道主叶寰聚焦间质性肺疾病(PPF-ILD),解读了最新诊断标准与抗纤维化药物的应用前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东昌分享了“咯血中心”建设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呼吸急危重症救治提供了“胸科经验”。

会议尾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我国著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童朝晖对本次分会场进行了全面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专家们的报告内容,认为其全面覆盖了呼吸病学的关键挑战与里程碑式进展。童朝晖强调,未来需加快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加强多学科协作,发展个体化精准诊疗模式,并建设高水平的专病中心,以全面提升我国呼吸疾病的防治水平。他呼吁与会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攻克呼吸系统疾病难题,守护人民呼吸健康。

微信图片_20250911153214.jpg

本次呼吸分会场学术氛围热烈,讲座内容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临床与科研热点。与会专家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一致认为会议为呼吸病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搭建了高水平平台,对推动我国呼吸诊疗技术的创新与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深度交流的机会,持续推动学科进步,为守护生命呼吸之光贡献力量。

此次呼吸分会场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国呼吸病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未来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为呼吸疾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与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