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护理

NURSING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护理 >>护理新闻

护理

护理新闻

  • 2022年10月18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直抒胸“疑”第二十期暨肺“福”之“研”第二次全国结核病护理大查房隆重举办。本次大查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云集了来自全国结核病领域各医疗单位的7000余名医疗、护理专家及护理同仁的参与。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秀华主任护师主持。王秀华首先对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医疗单位护理同仁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为查房致辞。他表示,肺“福”之“研”全国结核病护理大查房为结核病护理同仁们搭建了共同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北京胸科医院结核护理学科的引领作用,希望未来护理大查房活动能定期、持…

  • 2022年4月22日以来,北京出现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在所院领导的号召下,全院职工闻令而动,护理团队快速响应,支援定点医院救治、市级流调,走进封控领域、隔离观察点,深入村镇社区核酸采集、疫苗接种,驻守院内发热门诊、核酸窗口和职工核酸采集。作为抗击新冠疫情战疫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她们用行动和汗水为北京的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实堡垒。勇于担当、身先士卒的护士长们是护理团队的管理者、是医院各项兼职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是抗疫工作的指挥官、战斗员,传承着南丁格尔精神。胸外一科护士长王隽,工作日忙碌着统筹安排科室的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到了周末及节假日,她肩负起外出支援的…

  • 在所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护理部的精心组织下,2022年6月21日下午,首次肺“福”之“研”全国结核病护理大查房进行了在线直播。本次大查房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办的直抒胸“疑”系列大查房护理篇。全国各地六千余名结核病护理领域知名专家及护理同仁们相聚云端。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秀华主持开幕式。王主任介绍道,肺“福”之“研”是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融合的结核病护理大查房,通过查房希望护理人员能够为胸部疾病患者的健康和幸福不断学习、钻研、探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护理服务。接下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临床中心主任唐神结致辞。唐主任对此次结核病护理大查房召开表示…

  • 抗击新冠疫情战斗打响以来,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一名护士,王雨时刻准备着。5月4日傍晚,刚刚结束为期三天社区核酸采集支援任务的王雨接到护士长来电:“王雨,晚上有紧急支援任务,你可以吗?八点半集合!”“没问题领导,时刻准备着。”王雨坚定的回答。5月19日王雨随医疗队出征丰台隔离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事已经是临床工作和抗疫工作“齐头并进”常态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年恰逢建团100周年,这场景犹如百年前义无反顾走向战场的青年,也许少有地方能留下他们的名字,但时代会记住我们的模样。简单收拾行囊,王雨便奔赴支援大兴隔离点的大巴车。王雨说:“每每看到科室的领导、老师们以积极饱满…

  • 疫情再次反复,北京众志成城。从4月底京城吹响集结号开始,所有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住在北京、爱在北京的“北京人”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参与着北京的疫情防控。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胸科医院同样深爱着北京,服务着北京,护航着北京。在党和政府的征召下,一批批胸科人在医院党委的带领下挺身而出,不仅保障着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更在荆天棘地的抗疫路上“坚守”阵地。他们深入村镇社区、走进封控领域、支援隔离场地,采核酸、护患者、传科普,用汗水为北京的疫情防控筑起一道道铁栅。我在隔离点当起了小“老师”“张师傅,脱隔离服的时候,要慢慢卷,手一定不能碰到外面,而且要脱一层,消毒一层。”从进入通州隔离点开始,北京胸科医院的…

  • 在北京胸科医院有这么一个大男孩儿,他执着,有爱心,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近日来更是12次参与医院外派支援任务。他就是李阳。李阳,27岁,7年党龄,出身于军人家庭的他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虽不善言谈,但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满腔热血、不惧挑战。作为医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李阳多次主动请缨承担疫情防控支援任务。他总说:“科里别的同事家里都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我还没有孩子,又是党员,我去最合适。”为了不错过护士长在工作群里发布的任务信息,他平时在家里都不敢让手机离开视线,把音量调到最大,生怕睡着了,或不在意的情况下错过信息。就在这股一心为他人的劲头儿鼓舞下,他曾支援过小汤山、丰台、昌平疫情防控工作,今年5…

  • 疫情再次反复,北京众志成城。从4月底京城吹响集结号开始,所有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住在北京、爱在北京的“北京人”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参与着北京的疫情防控。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胸科医院同样深爱着北京,服务着北京,护航着北京。在党和政府的征召下,一批批胸科人挺身而出,不仅保障着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更在荆天棘地的抗疫路上“坚守”阵地。他们深入村镇社区、走进封控领域、支援隔离场地,采核酸、护患者、传科普,用汗水为北京的疫情防控筑起一道道铁栅。父女齐心 共抗疫情古曰:“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而今有“烈日高阳,不忘初心,父女齐心,共抗疫情”之佳话…

  • 5月1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护士发出慰问信,向全市无私奉献的护士表达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北京胸科医院的护理工作者逆行出征,在医疗救护、疫苗接种、核酸采集等各个岗位上都留下了忙碌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疫情就是使命,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院内外的各项疫情防控任务,不管是风雨交加的寒冷,还是骄阳酷日的炎热,北京胸科医院的白衣战士们都能克服困难,发扬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勇往直前,冲上抗疫一线,圆满完成支援任务。365天寒来暑往,胸科人不分昼夜,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道…

  • 致敬白衣天使是天使也是凡人因平凡而伟大初夏五月,百里浓绿,十里莺啼。在这美好的时节,2022年国际护士节如约而至。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为做好护士节相关工作,进一步关爱护士队伍,守护患者生命安全,5月12日,所院领导带领护理部、工会、医务处为我院临床一线护士送上节日的祝福。将一束束美丽的花朵和一个个甜蜜的蛋糕送到护士手中,所院领导充分肯定了我院护理工作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在医疗护理救治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声声暖心的问候,让大家倍感温暖和幸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护理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 王秀军重症医学科/主任护师她从事护理工作34年,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爱心温暖每一位患者,化解他们内心的恐慌,全身心的投入与“生命赛跑”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作为护士长,她用微笑装点自己,给予身边人向上的力量。她带领科室成立“急救先锋”团队,下社区、入学校,义务开展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专业的价值。她克服高原反应,秉承“真情融入 服务西藏”的宗旨,用热情和智慧服务基层的老百姓,荣获北京市妇联授予的“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她就是首届“绍兰护理提灯奖”一等奖获得者王秀军。陈洪丽胸外二科/主管护师燕帽白衣,匆匆步履写芳华;她工作认真负责,熟练掌握…

  • 2022年5月10日,中华护理学会2022年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召开,会议对2022年度“杰出护理工作者”进行了表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秀华获此殊荣。“杰出护理工作者”是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中国护理界最高荣誉,是全国护理行业的先进个人奖,授予在国内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护理工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护理学硕士,主任护师。199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先后荣获 “北京市优秀护士”“首护天使-创新之星”“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国际护士会“杰出结核病护士”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华护理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

  • 玉兰花开传神韵,素雅慎独示芳华。我院护理前辈刘绍兰女士临终前仍不忘她热爱的护理事业,将自己的积蓄捐赠给医院。为了传承胸科护理人的优秀精神品质,激励一代代胸科人践行初心使命,医院特设“绍兰护理提灯奖”,以此鼓励在护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胸科护理人,激励广大护理同仁在本职岗位上不断进取,在全院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习及钻研氛围,推动护理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绍兰护理提灯奖” 评选工作得到院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采取积分制评选方式,对护理人员一年中取得的成绩及荣誉进行定量积分评价。从职业成长、临床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及科技创新、个人荣誉、民主评议6个维度,包含职称晋升、新技术…

  • 2021年12月22日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办的《全国结核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来自全国各地600余名结核病护理领域知名专家及护理精英相聚云端,共同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秀华主持开幕式。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亮为大会致辞,他对此次学术会议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积极肯定了在疫情常态化下,结核护理队伍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患者管理以及疫情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高质量医院发展的情势下,他对护理队伍提升质量、拓宽业务提出了期望。会上,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郭爱敏教授基于文献聚类分析,分享了我国结核病护理研究现状及热点。她介绍了目前结核护理研究热点在于关注的重…

  • 为打造胸科护理服务特色,不断提升护理专业品质,鼓励护理人员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创新,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联合工会于2021年12月17日举办第三届护理创新大赛决赛。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秀华主持大赛开幕式,她希望本次大赛能成为护理人员展示创新才能的平台,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亮为大赛致辞,他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推动我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肯定了我院护理团队在服务及专利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鼓励大家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服务于患者。最后预祝大赛圆满成功。此次大赛得到了全院各科室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报名,共申报创新项目45项,经护理部审核,筛选出20项创新性、实用性强的项…

  • 北京胸科医院门诊换药室由医院曹艳华伤口护理工作室承担。该工作室不仅能满足患者出院后伤口换药的广泛需求,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还能解决医生既要出门诊又要给患者进行换药的问题,从源头上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受到患者和出诊医生的一致好评。工作室接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一位肿瘤患者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3个多月了,我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太感谢北京胸科医院伤口护理工作室的护士们了,谢谢你们。”这位患者自从7月份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后,右侧胸壁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患者主诉疼痛难忍,夜间无法入睡。自从工作室接诊后,给予患者进行伤口系统的评估、换药处理,大大缓解了伤口疼痛的问题,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工作室由主…

  • 为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打造市属医院护理服务品牌,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推出了护理工作室的创新模式。北京胸科医院“冯月亮癌痛规范化管理护理工作室”“史文文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室”和“曹艳华结核性伤口护理工作室”经过市医院管理中心专家组初审、答辩、会评等程序,被正式认定成为市属医院第三批护理工作室。7月14日,我院三个经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认定的第三批护理工作室授牌仪式在主楼三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庞宇,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亮以及相关科室领导出席本次授牌仪式,会议由护理部主任王秀华主持。首先,三位工作室的领军人冯月亮、史文文、曹艳华…

  •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提升静脉治疗服务质量,我院静疗小组和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室于2021年6月10日共同举办了静脉留置针应用管理沙龙,各科护士长、静疗骨干近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沙龙由静疗小组组长史文文主持,由胸外一科副护士长刘颖就留置针穿刺、维护及应用要点进行系统理论授课,同时邀请北京世纪坛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顾怡蓉就静脉炎的预防、处理及管理策略进行专题讲授。两位专家将操作规范、最新指南与临床生动案例相结合,让临床护士印象深刻。通过留置针操作工作坊的形式,现场分组利用留置针、贴膜等教具让大家进行操作练习,静疗小组骨干进行同步指导,纠正大家的操作手法,并引导大家对临床遇到的常见问题…

  • 5月12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在主楼三多功能厅举办了“人文提升服务 创新引领护理”——2021年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党委书记潘军华,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亮,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妮,副所长张宗德以及全院各职能处室和临床科室主任、全体护士长、优秀护士代表参加大会。 党委书记潘军华代表医院党委对全院护理同仁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肯定了护理人员为胸科医院的疫情防控和发展建设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同时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希望:一是融合红色文化,升华胸科护理人思想新高度;二是发扬抗疫精神,明确努力方向,建设医院发展新局面;三是继续发挥护理人文作用,迈向护理服务…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组织开展“办实事 为患者做公益”活动,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将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送到群众身边,搭建护理服务公益平台,广泛普及科普知识,提高民众的疾病预防意识及健康素养。 5月10日,心脏中心候诊大厅的“护理加油站”,设置了互动性强、实操性强、技能性强的“心肺复苏技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和“芳香呵护”三个体验区域。重症医学科“急救先锋”团队成员,利用多功能模拟人,手把手地教患者及家属“心肺复苏技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心脏骤停和气道异物后紧急救护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施救,并就日常生活中遇到…